第127章(第2/5頁)

可除開七分氣別人,他更有三分氣自己,原因無他,這場災禍雖起源於部門內鬥,但罪魁禍首竟然他親自拉攏招進來的固定收益證券部的總監紀通明!

碧桐電器偽造出來的虛假財務信息並不高明,反而漏洞百出,自相矛盾。這樣一個粗疏拙劣的陷阱,正是因為東日證券投資銀行部的總監徐讓陷在內鬥之中,心生僥幸,沒派人去認真調查,草草地敷衍了事,這才導致傅赫川一頭紮了進去,紮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

這中間,還有紀通明安插眼線去投資銀行部監視幹擾徐讓等一系列枉顧公司利益的勾心鬥角行為。

幼稚而又荒謬絕倫。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大事,汪紹本來還以為傅赫川是為這件事才怒發沖冠火冒三丈的,傅赫川一問,本來還打算瞞一段時間的汪紹就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了。

自紀通明出任東日證券固定收益策略部的總監後,固定收益部的收益率不升反降,前段時間投資政府債券更是賠了上千萬,加上上百倍的杠杆,損失足足有數十億,現如今,證券交易所已經將東日證券列進了預警企業名單裏!

紀通明是個頗有自信的賭徒,他十分不屑於對那些債券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定價,反而自有一套不外傳的理論,他認定了利率會下降後就會果斷地重倉買進,不成想,利率不降反升,那些債券反而徹徹底底地砸死在了手裏。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紀通明以及紀通明全家祖祖輩輩都會被傅赫川賣到國外去,還有他面前這些愚不可及的蠢豬廢物,有一個算一個,全都逃不過生不如死的厄運。

他要榨幹這些人身上最後一絲利用價值,讓這些人發自內心的恐懼顫抖,在地獄之中人不人鬼不鬼地後悔贖罪,如此這般才能解輕他心底滔天般的恨意。

可惜,可惜,他現在除了把這些人通通開除並告上法庭,再幹不了別的了。

公司因這些人而產生上百億的損失與虧空,就算最後能告成功,損失的錢也絕對回不來了。

從東日證券裏出來,天空澄澈,陽光明媚,大好的天氣,傅赫川卻感覺陰冷刺骨。

走著走著,腿一軟,差點跪了下去。

在外人面前時他只是憤怒,此刻只有江泊文在身邊時,他才敢表現出來幾分茫然失措的恐懼與無力。

江泊文是助理,又每天都跟在傅赫川身邊,他對集團與公司的資產與負債情況再了解不過了,自然也十分清楚當下局勢的嚴重程度。

東日證券的事很快就會傳得業內盡知,等傳到客戶耳朵裏時,一定會有不少人畏懼風險而爭相擠兌地要求撤出資金,別說現在,就算以前東日證券也不可能拿的出那麽多錢,然而一旦出現違約事件,就會像倒塌的多米諾骨牌般,讓本就因缺錢而失血的東日證券死得更快。

如今看來,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是壓死駱駝的一座鐵山。

江泊文看傅赫川天塌下來一般,愁眉不展,失魂落魄的,心裏也急得很,腦海中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了就直接說道:“我們不然再宣傳一下金陽慈善基金會,利用和微光慈善基金會的矛盾籌錢,說不定還能再籌來兩三個億。”

兩三個億,杯水車薪,但也聊勝於無。

只不過他連那三瓜兩棗的錢都籌不到了。

第二天,還沒等江泊文策劃好慈善會的具體營銷方向與內容,金陽慈善基金會就被爆出來貪汙腐敗、財務造假、募集來的捐款全都另作他用了,一丁點都沒落在受助人手裏。

慈善基金會貪汙腐敗的新聞常見,但金陽慈善基金會從創建起對標的便是微光慈善基金會,在江泊文有意為之下處處針對諷刺微光慈善基金會,由此吸引來了偌大的流量。

流量是把雙刃劍,負面新聞爆出來時,熱度同樣居高不下。

他之前還想著怎麽從慈善基金會裏撈錢,負面新聞一出,煩惱的事頓時變成了怎麽擺平慈善基金會的爛賬。

多面夾擊,窮途末路,再心不甘情不願,傅赫川也必須拉下臉來,低姿態地去求人借錢。

錦上貼花易,雪中送炭難,昶盛集團鼎盛之時,上趕著來投資的人絡繹不絕,根本連拒絕都拒絕不過來,然而現如今危難降臨,行將沉沒之時,眾人也唯恐避之不及。

傅赫川首先選擇的是國外,他心中仍存有僥幸,希望消息流傳得沒那麽快,讓他仍舊能如從前那般輕而易舉地拉來投資。

無異於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傅赫川列了一張單子,遍布全球的十三位投資家,大多都與他私交不錯。

然而在國外逗留了十多天,他只見到了其中的少一半,多一半都百般推托,避而不見。

見到的那少一半也婉拒了傅赫川的投資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