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向陽之詩(第3/3頁)

他露出悲傷的表情。

他的生命也在一點一滴的消逝著。

我想他馬上就會和兔子一樣不動了吧。

“還剩幾個小時?”

在他生命最後的倒計時裏,我看著外面問他。

他沉默了一會,然後告訴我,他的生命還剩下多少秒。

我有個疑問。

因為病菌而死的話,能這麽準確的遵守時間麽?

“我也能夠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因為像我一樣的機器人是一開始就被設定好了停止活動的時間,然後你也是……”

為什麽你要假裝成人類?

我把耳朵貼在他的胸前,聽到他身體裏馬達的細微聲音。

雜志翻到這裏。

大妮的手突然頓住。

她忽然感覺到巨大的哀傷,同時因為驚愕而瞪大了眼睛,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反轉設計!

原來這個男人也是一個機器人!

不夜侯擅長在故事結尾寫出一個巨大的反轉,可這次的反轉,帶來的震撼卻是心靈上的。

故事的立意升華了!

前文“我”對死亡的理解是:失去什麽時的痛苦。

而這裏文章沒有明說,但其實是在講,生命是成長與傳承!

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啊!

大妮不想承認,可她真的被深深打動了。

她想到外公走的那天,笑著握緊了自己的手。

原來在死亡的瞬間,有個能握著自己的手的人,是這麽讓人欣慰的一件事啊。

她的心裏一直放不下外公,可現在大妮才意識到,那個慈祥的老人臨走前露出笑容,其實是對生命的豁達,也是對死亡的坦然。

故事中那位伯父已經死去了兩百年。

男人這些年一直在思念著制造出自己的伯父。

被賦予生命和人性的男人,終於在兩百年的孤獨裏崩潰了,於是他制造出了我,同樣賦予我人性與生命,生命總是渴望另一個生命的陪伴。

我原諒他了。

因為我知道了他制造我時的心情,或許我以後也會做同樣的事情,這一刻我抱緊了他。

“謝謝你制造了我。”

愛與失去讓人心響起悲鳴,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麽不幹脆把我做成一個什麽都不愛,沒有心的人偶呢。

我曾這樣想著。

可我現在感謝這個男人。

【如果沒有在這個世界誕生的話,我就不會看到山丘上廣闊的草原。如果不給我心的話我就不能快樂的看著鳥巢。也不會因為咖啡的苦而皺起眉頭了。觸摸著這世界的每一個閃光點。這是多麽有價值的一件事啊。】

生命。

死亡。

這本故事的兩位主角,是兩個機器人。

可大妮卻無法再單純把這兩個角色視為機器人。

就像是在人類的世界,孩子們也是對父母抱著這樣的心情吧,人類的傳承就是這樣。

我們一代一代人,學習著愛與死。

在光明與黑暗的輪回中生存下來,直到孩子們長大了,延續起父母做過的事情。

大妮忽然理解了不夜侯,或許正是因為對生命和死亡足夠了解,所以他的文字總是冷冰冰的,可這未嘗不是一種尊重。

或者說是敬畏。

“或許不夜侯黑暗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溫暖的心,我不該單單根據前幾個故事就產生成見,就像這篇《向陽之詩》,他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作家……”

這麽想著。

大妮翻到尾篇。

不出所料,尾篇也是不夜侯的作品。

她懷著巨大的期待,繼續看不夜侯寫的故事。

尾篇的故事叫《遠離的夫婦》。

看到一半。

大妮面無表情的合上雜志,自言自語著補充了一句:

“當我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