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書法之神!(第2/3頁)

“小金啊。”

林昭穆語重心長道:“這做人做事,沒必要追求完美,只要這孩子能夠撐起神話的天,能夠帶著林家走向更輝煌的未來,那林家個別人的犧牲,就是有意義的。”

這話是為了說服您自己吧?

而且,那群人,可不是“個別人”啊。

金秘書目光一閃,卻不敢應聲,他知道老爺子已經決定,未來要讓林知白接管神話。

這就意味著:

老爺子默認了,林知白未來,會讓幾個伯伯家付出代價。

畢竟兒孫幾家有多大的矛盾,老爺子心中,跟明鏡兒似的,他當然希望所有人和和睦睦。

哪怕是假的。

有老爺子壓著,這些人裝也要裝出個兄友弟恭的模樣來。

可隨著林知白的崛起,林昭穆意識到,想要讓自己這個小孫子滿意,就必須要讓他那幾個伯伯做出某些程度的犧牲。

除非林昭穆不讓林知白接手神話!

這可能嗎?

如此優秀的孫子!

別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給自己碰到了,這是得天之幸!

對林昭穆來說,如果不選林知白當繼承人,等於是辜負林家的列祖列宗保佑!

現在。

林知白如果說,他要上位。

林昭穆願意當個聽政的太上皇,現在就把神話交給這個小孫子!

至於說林知白的幾個伯伯會是什麽結局?

現代文明法治社會,橫豎林知白不至於弄死他們。

那就沒關系!

畢竟林知白是要帶著神話,走向無盡輝煌的!

他那幾個伯伯,不該成為攔路石,林昭穆也不會允許他們攔路!

……

還在齊楚文鬥比賽現場的林知白,自然不知道自己竟然牽動了外界如此之多的線索,倒是楷書最終得到滿分,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故而就連表情都沒有太大變化,於是落入觀眾的眼中,就愈發有一種頂尖高人的風範了。

不過比賽終究沒完。

接下來,是草書的比拼。

哪怕這時候,無論小林大竹還是諸葛秋涼,都失去了戰意,該進行的比賽,終究還是要繼續的。

甚至於。

對諸葛秋涼來說,第三輪的草書,隱隱的成了救命稻草一般——

“讓我贏一次吧!”

“哪怕就這一次!”

這幾乎成了諸葛秋涼的執念。

哪怕草書能贏林知白一點點,他這個昔日的“藍星第一書法家”,今天也能勉強有個台階下去!

已經輸了!

現在的諸葛秋涼只想挽尊!

這場萬眾矚目的對決,總不能,自己樣樣都被林知白碾壓吧?

便是在這種心理下。

隔了二十分鐘,草書的比賽,正式開始了。

規則倒是和前面兩輪不太一樣了,約莫是草書追求自由率性的緣故吧,所以本輪沒有規則限制。

也就是說,書法家們愛寫什麽就寫什麽。

於是眾人絞盡腦汁,有人想寫詩有人想寫詞,主要是發揮出自己草書的特色。

林知白卻犯了難。

行書最厲害的都知道是王羲之。

林知白用過王羲之的風格了,所以再用顏真卿也挺好。

而楷書最厲害的便是歐陽詢,畢竟那篇天下第一楷書太加分了。

可草書要用誰的呢?

王羲之王獻之懷素張芝張旭黃庭堅等等都是“草聖”啊!

尤其王羲之王獻之,大名鼎鼎!

不過林知白最後,卻決定用懷素的《自敘帖》。

要說在書法界的地位,懷素肯定是沒辦法和王羲之王獻之比的。

畢竟這兩位,在書法家的地位,跟詩詞界的李太白,以及蘇東坡似的。

但……

懷素的《自敘帖》,可是被稱之為“天下第一草書”來著!

當然。

林知白不會直接用懷素的《自敘帖》原文,他寫道:“知白家秦洲,幼而興雜,父母由之,及歲,琴棋書畫無所不知,詩詞歌賦無所不曉……”

沒錯。

懷素的自敘帖,變成了《林知白自敘帖》。

這篇狂草的文言文,是林知白在記敘自己的事情。

“……歡宴,余作《蘭亭序》,時之謂曰‘天下第一行書’……”

“……何謂天下一,固非虛薄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

好像有點虛偽了。

前面還說自己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最後結尾卻說“我擔當不起啊,慚愧啊,被稱為天下第一只會讓我更加有敬畏之心”。

不過林知白就是要這樣寫。

哪怕旁人覺得自己這麽說未免謙虛過頭了。

因為他總不至於忘了,書法天下第一之類,從來都不真正屬於自己。

……

事實證明,林知白多慮了。

或者說在書法比賽裏,你寫的什麽內容,其實真的沒有太多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