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上學,就能吃飽飯(第2/3頁)

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第一次關於希望小學的會議結束,這個新生的組織正以驚人的行動力執行他們的綱領和理想。

第一批派到甘肅和寧夏的工作人員在三天後啟程,他們將在這裏進行一個月的考察,最終確定第一批10所希望小學的選址,並且還會做好接下來有可能新建學校的選址。

一月中旬,燕京已是寒冬臘月,基金會一群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八歲的年輕人迎著風雪踏上了火車,他們即將前往這個國家最艱苦的地區,心中卻飽含炙熱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

林為民站在站台之上與大家揮手作別,過了好一會兒,火車消失在茫茫風雪之中,他才轉回頭。

看見鄭國眼中滿是熱忱與激昂,他問道:“怎麽樣?想好了沒有,我給你找的這個差事不錯吧?青史留名!”

鄭國收回眼神,熱忱與激昂不見,道:“淑芝在家裏罵了你好幾天了!”

林為民苦笑道:“在單位也給我白眼啊!”

他又道:“不說她,你是一家之主,這點事還做不了主嗎?”

“激將法對我不管用。”鄭國不上當。

“這可不是激將法。反正現在機會給你了,之前是你自己說要幹點有意義的事的,看你自己了。”

林為民在和鄭國談的,是他的工作問題。

之前兩人在聊起希望小學這件事,鄭國對林為民描繪的宏圖偉業心向往之,自然也想參與其中。

前幾天林為民找到他,邀請他到基金會工作,算是當個中層的管理者,主要負責希望小學的選址和巡察工作。

跟鄭國文化館那份輕松愜意的工作比起來,這工作無論是強度還是環境都無法相提並論,姚淑芝知道林為民挑動鄭國調工作,自然是一百個不樂意。

在家裏沒少罵林為民,到了單位對他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鄭國再次朝火車消失的方向望了一眼,“我再考慮考慮吧!”

林為民拍拍他的肩膀,知道他人到中年,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左右為難。

出了車站,林為民驅車回到國文社。

這段時間一直忙著基金會和希望工程的事,工作上都沒怎麽上心,好在程早春給他開個了綠燈。

基金會的事告一段落,林為民正打算收收心,把手頭積攢的工作處理一下,不想這時又有人找上了門。

“為民!”

林為民見到陸遙臉上露出驚喜之色,“你怎麽來了?”

“央視要拍《平凡的世界》電視劇,我來跟他們談談改編的事。”

陸遙解釋了一句自己進京的原因,又把身後的中年男人介紹給林為民,“這是我家鄉清澗縣的田縣長!”

林為民給兩人倒了杯茶,寒暄了幾句,他知道陸遙不會無緣無故帶人來編輯部找他,主動開口問道:“說說吧,今天找我什麽事?”

陸遙和田縣長對視了一眼,“為民是熟人,您直接說吧。”

田縣長點了點頭,對林為民道:“林老師,陸遙老師是我們清澗縣的家鄉人,這是是我們縣政府特意求到他這裏,讓他帶我來燕京見見您,我們在電視和報紙上看了希望小學的事,希望基金會能夠考慮一下把在我們那裏建幾所小學。”

田縣長說完後,陸遙幫腔道:“我們清澗是貧困縣,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氣候幹旱,現在水土流失嚴重,還不像有些地方有礦產,就有點青石板。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就更別提在教育上投資了……”

陸遙這次是幫著來做說客的,他說了一堆話,林為民認真的聽著,等他說完之後,林為民沉吟起來。

田縣長見狀有些打鼓,過了一會兒,林為民才開口道:“原則上,我們這個希望小學是優先選擇貧困地區,我們第一批捐建的學校初步定在甘肅、寧夏兩地,陜西地處中西部,你們清澗縣又是貧困縣,自然是符合我們的條件的。

不過,現在基金會的考察團隊剛剛出發,得過段時間才能回來。等年後吧,我讓人去你們那裏看看,到時候再確定具體的捐建規模。”

田縣長和陸遙聽到這話大喜過望,田縣長緊緊握住了林為民的手。

“謝謝您,謝謝您了,林老師!您真是幫了我們天大的忙!”

“您太客氣了,你們縣裏這樣的情況本來就在我們的捐建範圍內。”

田縣長說了半天感謝的話,林為民說的輕描淡寫,但他是主管教育的,幾所希望小學幾十萬塊錢,至少能解決近千名孩子的上學問題。

這是多大的事啊!

說完了希望小學的事,林為民又跟兩人聊了一會兒,陸遙和田縣長提出告辭。

林為民將兩人送到後樓門口,正打算回辦公室,就聽見有人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