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2/3頁)

林為民嘆了口氣,徐楓還是不夠了解內地的市場。

在九十年代的電影市場上有一群禿鷲,他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影院就偷瞞漏報票房。

《霸王別姬》第一周票房近七千萬,不計算通貨膨脹的話,這個數字絕對創下了國內電影首周票房記錄,對於那幫禿鷲來說,這種饕餮盛宴他們怎麽可能輕易放棄呢?

聽完林為民的話,徐楓不敢相信,“應該不至於吧?”

“你跟成廠長溝通一下吧,看看他的意見。”

林為民沒有勸徐楓,而是讓她去問問燕影廠廠長成志古,他是電影行業的老資格了,對於電影圈那點事比林為民還清楚。

電話掛斷不長時間,林為民再次接到徐楓的電話,成志古的說法與林為民相差無幾。

徐楓心中也不禁焦急萬分,一周幾千萬的票房,哪怕是十分之一也是幾百萬啊,就這麽輕飄飄的讓一些院線的不法分子偷走,比殺了她還讓她難受。

徐楓再次打來電話自然是問計,成志古對於偷瞞漏報票房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這些年來這種行為已經成了電影行業根深蒂固的陋習,他的意見是找個典型殺個雞。

但殺雞儆猴,不提時效性,威懾性就是個問題,人家電影院會怕片方嗎?

這件事即便是要做,也得電影局出手才行。

面對徐楓的焦急語氣,林為民嘆了口氣,說道:“這樣吧,電影局那邊我去想辦法,你去組織一個百人規模的監票隊伍。”

“要人幹什麽?”

“跟電影局合作,搞一次打擊‘偷瞞漏報’票房的專項行動。我們負責出人、出經費,電影局指導。”

徐楓只是不了解內地電影市場,但也是個人精,聽林為民說完,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說白了,搞這種事,如果讓電影局出人、出經費,即便是有成績人家也不見得願意做,畢竟得罪人。

但要是他們片方出了這筆錢和人,電影局只需要動動嘴,工作成果就到手了,他們自然樂得配合,得罪人也就不算什麽大事了。

林為民說組織百人的監票隊伍,以一個月時限來算,哪怕是每人支出1000塊,也不過是只是10萬人民幣而已,跟可能被偷瞞漏報的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票房比起來,九牛一毛。

徐楓二話不說便行動了起來,林為民這邊也給滕金賢去了一個電話。

他跟老滕的關系不錯,但辦事總靠人情,損人利己,是行不通的,還是要互惠互利。

由《霸王別姬》片方出人、出經費配合電影局搞打擊“偷瞞漏報”票房的專項行動,對於滕金賢這個局長來說不僅是政績,而且還可以給各地發行公司來點下馬威。

今年上半年,為了推行電影改革,電影局沒少給這幫地方發行公司吃甜棗,現在好處吃夠了,也該讓他們懂懂規矩了。

反正全國上千家市級、縣級發行公司,現在口子已經打開了,電影局根本不愁沒人配合電影改革的推廣。

搞政治鬥爭,拉一批、打一批,把我們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對面的人搞的少少的,這才是至理。

果然,在林為民說完《霸王別姬》的情況和自己的訴求之後,滕金賢立馬聽出了這其中的奧妙,他交代林為民道:“你先別著急,我打個電話,回頭給你消息。”

說完他掛斷了電話,然後撥通了田從明的電話,將林為民的請求和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暗藏的玄機一一道出。

田從明聽完,沉吟了片刻,感嘆道:“不把這個林為民拉過來,我實在是不甘心啊!”

滕金賢笑道:“那您就跟組織部門談一談嘛,個人意見我們要尊重,但個人也要服從組織安排。”

田從明哈哈笑道:“老滕,你就不怕林為民知道你在背後使壞,戳你的脊梁骨?”

“我這也是為了他好,他還年輕,這一路走的太順遂了,壓根不知道仕途的艱難。”

田從明心有戚戚的頷首,然後說道:“行,那就這麽辦。既然要搞,就搞的大一點。我聯系一下其他幾個部門的同志,爭取把這次的行動做深、做實,不能雷聲大、雨點小,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個很好的機會,有些不聽話的小兄弟,也該收拾收拾了。”

田從明的語氣輕飄飄的,但滕金賢卻聽到了一股肅殺之氣。

能在而立之年走到這個位置,田從明絕非易於之輩,上半年他周轉於各種勢力之間虛與委蛇、逢場作戲,可不是為了伏低做小、委曲求全。

如今電影改革形勢逐漸明朗,林為民又恰好遞來了一把刀。

天時地利人和,田從明不介意給某些自認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好好上一堂課。

滕金賢放下了電話,心中想到一些同行可能的遭遇,不禁為他們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