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李建國》下部來了(第2/3頁)

這一次上市的是文誠影視,不過上市地點變成了鵬城證券交易所。

上市當日,文誠影視股價大漲90%,市值達到了52億人民幣,市盈率13倍,受到了市場和投資者們的熱烈追捧。

文誠影視的順利上市讓海晏終於在國文集團內部挺直了腰杆,至少在看到於東的時候有了自信。

市值差點歸差點,但好歹也是上市公司了。

不過文誠上市,要說最高興的,還要數國文集團的職工們。

去年文華影視在滬交所上市前,集團普惠職工,讓大家可以以五折的價格內部認購股票,集團職工有不少人都買了股票,因此而發了一筆橫財,可還有不少人思想保守,硬生生的錯過了這麽一個發財的機會,等到文華影視上市之後股價暴漲,這些人為此後悔不叠。

今年文誠影視再度上市,大家說什麽也不能再錯過這樣的機會。

自認購通知發出之後,職工們熱情認購股票,生怕落於人後。

文誠影視上市後的股價漲幅沒有文華那麽誇張,文華頭上畢竟掛了個中國影視第一股的名頭,不過超過300%的投資收益還是讓國文集團職工們感到無比幸福。

一天時間,國文集團誕生了8位百萬富翁,六十多人獲得了六位數的收益,上千人收獲了至少一年的工資收入。

集團要是年年都有公司上市該多好啊!

某些職工的這個念頭當然是不切實際的。

上市並非是一家公司發展的終點,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文華和文誠的上市直接帶動了國文集團影視內容創作的大發展,文誠剛上市,效果還不太明顯。

這一年多時間裏,文華影視的產量對比上市之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上市後發行的8部電影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這些影片占據了國內電影行業年度總票房的半壁江山,也直接帶動了整個票房大盤的上限,吸引了更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同時,在電影周邊產業這個領域上,文華影視幾年的辛勤耕耘也開始逐漸有了收獲,每一年的成績對比前一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原本百八十萬的邊角料升級成為了占據文華影視總營收15%的重要組成部分。

假以時日,未來必然會帶給文華豐碩的成果。

這段時間裏,因著文誠影視的上市國文集團上下喜氣洋洋。

《當代》編輯部內,編輯們審了一下午的稿子,臨近下班了,又到了摸魚時間,大家今天談論的話題還是文誠影視的上市和股價。

去年文華影視上市,編輯部只有一半人認購了股票,等文華上市以後股價飛升,這幫人後悔的直拍大腿。

這回大家長記性了,認購的時候一個比一個積極,聊天的時候少不了討論一下手中的股票最後能賺多少錢。

不過大家高興,卻有人喜歡給他們添堵,之前勸大家認購股票的姚淑芝每每在這個時候都會火力全開,挖苦諷刺,無所不用其極。

“姚姐,我錯了,你就別念叨了。”

這會兒大家剛聊起來,姚淑芝又舊話重提,對大家進行無差別攻擊,楊新蘭第一個告饒。

“早知道股票能漲那麽多,我就是賣房子也得買啊。去年那一撥要是趕上了,現在就不用愁賣房子的事了。”

“你可行了吧,又不是沒房子住。”姚淑芝說道。

楊新蘭抱怨道:“家屬樓哪兒都好,就是學區這一點,真不行。要不然我們夫妻倆何苦這麽愁?”

話題聊著聊著就歪了,從股票變成了房子。

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國文集團正在建設的總部大廈上面,“欸,你們說以後集團的住宅建好了之後,咱們還能分房子嗎?”

東三環邊上的地塊占地面積12.6萬平方米,規劃的建築面積達到了60萬平方米,一共分為三期,除了一期是三棟寫字樓之外,剩下兩期當中都有數量眾多的住宅樓。

“你可夠貪心的,才分完幾年房子啊!”

“可我聽說,那些後進集團的那些職工以後都能分到集團的住宅樓。”

“你也說了,他們是後進來的。家屬樓那點房子這兩年早分沒了,人家來了單位,總得有住處吧?

我聽說的意思是以後那些開發出來的住宅會以折扣價賣給後來的職工,但肯定不會像咱們當年那樣那麽便宜了。”

在場的編輯都是國文社的老員工,聊起當年JZ建家屬樓時的價格,大家都有些感慨,三四百塊一平的價格確實便宜。

這幾年,燕京的房價一年一個變化,市內的幾個區房價已經普遍達到了4000塊,若是要買新建的商品樓,價格還得漲個一半。

相比現在承受著高房價的年輕人們,大家要幸福多了。

正在眾人聊的火熱的時候,賀啟智一臉喜氣的走進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