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很快的掌櫃掀開簾子進來了。

張大夫和掌櫃兩人一邊說話,一邊不時看向李小寒他們這邊,中途又搖頭又點頭的,把李小寒一家看得提心吊膽。

最後掌櫃點點頭,喊道,“老石,你過來教這家人怎麽炮制杜仲。”

老石就是夥計小石的爹,這一行,也講父子傳承。

小石是先輪著當夥計,練一練眼力,結果居然不認得杜仲。

老石在一旁看著幹著急,他原想如何不落痕跡的給自己兒子救場的,誰料張大夫先出來了,老石只能看著自己兒子出醜。

現如今,張大夫等決定收幹皮,老石決心好好露一手真功夫,免得張大夫覺得自己兩父子都不行。

存了露臉的心思,老石便教的認真仔細。

但是,內心裏,老石覺得讓李家人炮制藥材是不行的,藥材炮制涉及到各種因素:處理的手法、鹽水的濃度、火候的大小……

他們這些人,哪個不是從小浸淫其中,一點一點摸索、積累出來的,這麽輕易的學一學就成了,那就不是炮制藥材,是炒菜。

不過,這些農家人失敗了更好,這樣才凸顯他們炮制藥材的重要性嘛。

老石心裏百轉千回,面上卻絲毫不顯示,只做盡心講解狀:

“首先,除去雜質,刮去殘留的粗皮,洗凈,切塊或絲。諾,就切這麽大塊。”

老石取了一塊幹杜仲給李家人看大小,李小寒目測起大小,心中轉變成尺寸。

“取杜仲塊或絲,加鹽水拌勻,讓鹽水充分浸入杜仲皮中。”

“老石師傅,放多少鹽,浸多久?”

這個古代處理藥材,為什麽像炒菜一樣,標準都是少許、若幹、大概……令人無法衡量。

“額,你看著差不多,嗯50斤杜仲放1斤左右青鹽,浸一天吧。”

老石沒有總結過這個比例,他們炮制藥材都靠手感,幸虧他也是一個有心人,琢磨著平常的用量說了一下。

“中火炒至斷絲,表面焦黑色時,取出,及時攤晾,涼透。”老石想了一想,遞過她們一根杜仲幹皮,“你們看,最後成品就是這個樣子。”

李小寒接過老石遞過來的杜仲皮,觀察了一下,主要是觀察判斷跟現代杜仲皮的差別有多大。

仔細觀察完,李小寒心裏便有了底---這跟現代杜仲皮的處理成果是差不多的。

確認過之後,李小寒把杜仲皮遞給李賢東和王氏。

李賢東和王氏緊張又激動,兩人很想學一門手藝賺這個錢,但是,又沒有信心。

最後,懵懵懂懂、惶惶恐恐的看了一下,還不敢看太久,又把幹皮還給李小寒。

相比兩人的緊張,李小寒的坦蕩和自信,就另人側目了。

結束之時,還是李小寒做主,把帶過來的新鮮杜仲皮賣給了仁和堂,李小寒剝的那塊樹皮處理的特別好,按上品計算,一共賣得了88文錢。

這個錢,李賢東掙的像是天上白白掉下來的一樣,居然都忘記了自己還有另外一件事,最後還是李小寒看不過眼提醒,“爹,你不是說,還要找大夫給娘看病嗎?張大夫可不就是最好人選。不知道張大夫有沒有空呢?”

最後一句話,是對張大夫說的。來兩次,這藥堂眾人對張大夫都尤其尊敬,肯定是德高望重的老大夫了。

而且,今日不知為何,張大夫對自己家好像挺有興趣,居然一直在旁,李小寒如何能錯過這個機會。

“哦哦,對,對。張大夫?”李賢東連連點頭,然後擡起一張老臉,渴望又膽怯的看著張大夫。

他也不傻,自然也感覺到這張大夫地位受人尊重。

只是,以往他們想著能有個大夫幫他們看看就好了,仁和堂的大夫讓他們挑,想都不敢想。

如今女兒提起了,李賢東方意識到,還可以這樣,可以這樣看到好的大夫趕緊沾上去。

“嗯,跟我來吧。”張大夫爽快應道。

幾人一起到了診室。

“把手伸出來。”

王氏便顫抖著把手放到診案上,張大夫伸手搭上去,皺眉半晌後張大夫說道:“換一只手。”

李小寒細細觀察著張大夫,只能從張大夫皺起的眉間、抿起的嘴角、放重的神情中,大略看出情況不是十分的理想。

不過這也是預料之中,關鍵是,能不能治。

前世李小寒雖然沒有生育過,但是生孩子這回事,同事間八卦的也不少,聽聞身邊也有人苦求醫藥無效,最終去試管的。

“你的問題就是產後失調、多年虛空、氣血不順,給你看開一個療程的養精種玉湯,吃完後再來看診。”

“嗯嗯,大夫。”王氏瘋狂點頭,想問點什麽,又不敢問。

只李小寒伸出個頭來,問道:“張大夫,我娘這病情嚴不嚴重,要吃幾個療程才好呀?”

這個問題問得頗為直白,有一些大夫會避諱這個,李小寒也就是仗著自己還小,便直接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