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贈送星球這個行為的意義非常明顯。

是看到他身上的價值之後,給予他的特權,是給他的足夠的尊重和重視。

江團清楚自己的能力在星際的價值,但現在看來,他還是低估了自己。

安排處理完黑星的所有事情之後,江團在段沉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帝星的飛船。

這架飛船是官方為了江團安全,特意安排的私人飛船,除了段沉之外,還有不少荷槍實彈的軍人陪同,陣勢不是一般地隆重。

長達一周的旅程雖然漫長,但舒適程度讓人完全意識不到是在乘坐交通工具。

只有不經意間看向窗外,被那幽深地幾乎把人吞沒的暗色攥住心神時,才會意識到自己正遊蕩在外太空。

這感覺讓江團新奇。

畢竟在他的時代,太空對人類來說只存在於視頻和照片中的存在。

更讓他驚奇的是,飛船上甚至有遨遊太空的娛樂項目。

就像是去海邊玩時,可以體驗潛水一眼,在飛船上,因為某些原因飛船長時間停泊的時候,工作人員甚至可以讓他穿上輕便的航空服,帶著他去體驗在太空中遨遊的感覺。

曾經需要培養專業的宇航員,舉一國之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並且過程中危險重重。

對星際來說,只是安全到可以隨便讓沒有任何經驗的客人遊玩的體驗。

只有這種時候,江團才無比明確地意識到,兩個時代之間科技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七天後,旅途接觸,飛船終於進入了帝星停泊站。

科技感十足的停泊站,龐大恢弘,人類置身其中,渺小地只剩下了一個肉眼捕捉不到的黑點。

那個貧窮落後到宛如原始社會的星球,是星際,眼前這個宏大震撼到只能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也是星際。

星球和星球的差距,宛如時間和時間的差距,原始和未來兩個不同的時間,在同一個空間交匯。

在飛船上的時候,江團就清楚了自己到帝星要做的事情。

深度測試自己的異能,幫助帝星培育出無汙染的天然食物,跟研究院一同探究盡快凈化汙染地的辦法。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治療汙染病患者。

汙染病患者中,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是普通人,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為了執行任務保護星際,頻繁出入汙染區的軍人。

比如段沉這個元帥,就是因為去汙染區的次數太多,所以他的汙染病才會比任何人都嚴重。

江團既然連最嚴重的段沉都能治好,那其他人自然也是沒有問題。

到了帝星之後,江團花了一天的時間處理了其他事情,連休息也沒有,第二天便在段沉的一些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去了軍區醫院。

因為汙染病的傳染性,這些病人都是單獨隔離起來的。

江團到了醫院,在院長和其他醫生的陪同下見到了病人。

最讓江團震撼的不是那些病人怪異畸形不同於常人的外形,而是他們的狀態。

醫院的氛圍只能用死氣沉沉四個字形容,而那些病人,無一例外都給了江團一種相同的感覺。

那種感覺,透過死水一般的平靜,依舊強烈到讓人無法忽視。

像是在等待什麽。

江團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在等死。

像是已經得知自己判了死刑,在漫長的時光中,煎熬等待這那一刻的到來。

第一個接受治療的是曾經陪伴在段沉身邊的副官鄧肯。

四十歲的年紀,對壽命長達兩百歲的星際人來說,還是青壯年。

可對方已經被病痛折磨地形銷骨立,眼神中沒有一絲光彩,仿佛是一具行屍走肉。

哪怕醫生告訴他江團是來給他治病了,而是治愈的希望非常大,對方依舊無動於衷。

沒有開心,更沒有抗拒,只是像個沒有生命的木偶一樣,任由醫生操控。

這種壓抑的感覺讓江團心頭無比沉重,在治療對方的時候也就分外上心。

至於治療的方式,對江團這個廚子來說,唯一的方式就是,烹飪。

對方是病人,江團就沒有做那些重口味的食物,而是熬了清粥和雞湯,再腌了些爽口小菜,做了一份病號餐出來。

這種程度的菜肴烹飪,對江團來說,簡單到甚至不需要動腦。

菜肴做好之後,便端到了病人的病房裏面。

副官鄧肯看見端到自己面前的清粥小菜和一碗雞湯的時候,死寂的眼神中罕見地流露出了一絲茫然。

作為汙染病患者,他接受治療的經驗老道。

對於無法治愈的絕症,與其說是接受治療,不如說是配合各種研究人員做實驗。

這具身體就宛如小白鼠一般,接受一次次地實驗,從最開始的滿懷希望期待,到現在磨滅到連絕望這種情緒都不再有。

各種儀器實驗手段,他都無比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