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投奔(第2/3頁)

蘇玉珍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將相夫教子幾個字刻在骨子裏,所以對於要去哪裏的這個決定,蘇玉珍無條件聽丈夫喬驚鴻的,而喬驚鴻又是個典型的大孝子,所以對於喬自秋的決定完全沒有提出任何不滿。

喬自秋一路上都在給自己的娘子以及兒子兒媳婦做思想工作,說:“江南從前是魚米之鄉,但是這位楚娘娘自稱是仙人,想必是不太會治理國家,說不定咱們得餓些肚子,現在的米價又是這樣的高。”

喬自秋的娘子鐘木棲則是點頭道,“既然是為了大義為了百姓去的江南,那便也不能要求什麽。”

馬車一路形勢,快要到揚州的時候,他們就瞧見了長長的隊伍。

喬驚鴻下馬車一看,看見前面不光是排隊,還有人在引導。

喬驚鴻還未來得及問,就有個頭發短短但是長得很高的娘子走過來問,“你們是想來成為大新的子民的吧,帶上戶籍後面排隊。”

說完便準備轉頭離開。

喬驚鴻連忙叫住她,“這位娘子,家父喬自秋,從前是大驪的度支尚書,如今正打算來.”

喬驚鴻話還沒說完,黃新苗就回答道:“你以前是大驪的官,和我大新有什麽關系,你也得排隊啊,人人平等懂不懂。”

黃新苗身上背了個帆布挎包,裏面裝的是一些煮熟的紅薯和土豆,為的就是預防這些長途奔波的百姓餓死了。

於是她朝馬車上看了幾眼,在斜挎包裏各拿了幾個土豆和紅薯丟給喬驚鴻,“你們一路來餓壞了吧,這是我們楚娘娘準備的食物,你們先吃著,你們放心啊,是要來到了這裏,就可以過上只要幹活就能吃飽的日子,只要你付出自己的勞動,就能有東西吃。”

一口氣說完了這官方話語,黃新苗輕松一口氣。

喬自秋早就下了馬車,他瞧著這土豆和紅薯很是好奇,這東西他從未見過,還散發著一股香味。

於是他問道,“敢問這位娘子,這是何物啊,為何我從未見過。”

黃新苗今天說話說的那叫一個口幹舌燥,“這是土豆和紅薯,是楚娘娘帶來的仙種。”

喬自秋試探性的問了句,“敢問畝產多少石?“

“這個我確實不是很清楚,但是之前聽農業部的人說畝產最少20石。“

喬自秋嚇的連連後退,臉上全是震驚,”20石?“

喬驚鴻也慌張道,“娘子莫不是記錯了。”

黃新苗回答,“我肯定沒有記錯啊,就是20石,不然你以為大新拿什麽來養活百姓呢?”

喬自秋這下對楚旋對看法徹底改變了,他覺得這大新似乎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於是他打算鄭重的打算介紹自己,“在下名叫喬自秋,曾是.”

喬自秋話還沒說完,黃新苗就打斷到,“我知道啊,剛剛你兒子說過了,你以前是什麽尚書來著。”

喬自秋見對方完全沒有驚訝的意思,心想這娘子可能不懂度支尚書是給多大的官,於是他換了一種介紹方式,“我們全家都識字。”

黃新苗更不以為然了。“識字有什麽了不起的,咱們大新的百姓都識字啊。”

此話一出,喬自秋險些暈倒,幸得喬驚鴻扶住他。

喬自秋伸出顫顫巍巍的手,“此話當真?”

黃新苗點頭,“自然是當真,所以你識字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相反的,你在我們大新還算是文盲呢。”

蘇玉珍和鐘木棲也下了馬車在一旁聽,她們二人連忙問:“何為文盲?”

黃新苗耐著性子解釋道,“就是不認識字的就是文盲啊,你們認識的是大驪的文字吧,在大新用的是楚娘娘創造的簡體字,你們不認識簡體字自然是文盲。”

喬自秋活了40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說別人說他是文盲,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如何接話,他想了半天,憋出來一句,“你說氣話,我不信。”

黃新苗真是被他這個舉動逗笑了,她余光一瞟,正好瞧見三個矮腿小學生背著斜挎書包,她連忙揮手將這三個小學生叫過來。

李輕舟家裏的親戚要來揚州投奔她阿娘,正在外頭排隊,於是李輕舟肩負起了去找士兵們給這幾位親戚送吃的艱巨任務,她自然是拉上了她的朋友關雨和江小千。

三個小孩放學以後手牽手往揚州城門口走,本來是想叫一個士兵帶她們過去送吃的。

帶著她們三個人的士兵正巧是陶春。

陶春將人帶到黃新苗的面前,問:“怎麽了?”

其中關雨和李輕舟記憶江小千更是三臉懵。

黃新苗對這三個小朋友問道:“老師有沒有告訴你們,在外面要怎麽介紹自己。”

性格最活潑的江小千率先開口,“我們是大新未來的花朵,是大新未來的支柱,我們是小學堂的學生。“

黃新苗滿意點頭,隨後又問,“那你們都識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