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鐘鼓樓(第2/3頁)

看到時鐘實物的楚旋:“.這花紋倒是頗有你的風格。”

楚旋打量著面前的時鐘的大小算是偏中等的,雖說項目是大時鐘大時鐘,但是以大新目前的生產力以及技術來說,做到這個大小就已經是極限了。

楚旋不得不說自己很佩服施嫦,原本她以為這個時鐘會花上很長的時間,沒想到施嫦自己不吭聲的默默加班,還真給搞出來了。

施嫦似乎是看出了出了楚旋的表情,她切了一聲,故作輕松道:“還是咱們老祖宗留下的機關精巧之術更難,這種程度的西方玩意,灑灑水罷了。”

隨後施嫦將平板遞給楚旋,又說:“對了,這次制作這個時鐘有不少工人都參與了,凡是參與了的,我都申請發筆獎金,你沒意見吧。”

楚旋點頭,“沒意見。”

時鐘擺上鐘鼓樓的第一天,正好是周末,休息的人很多,引起了百姓們的圍觀。

朱邪阿蘭也準備去看看,她現在在工廠裏做工人,因為表現優異,平時又踏實肯幹,上個星期還被提拔成了小班長。

草原人已經完全融入了在江南的生活,他們的口語也在和中原人的日常交流中取得了飛速進步。

甚至他們還學會了如何砍價,以及在賣東西的小販說這個價格不能再少的時候說,“什麽,我聽不懂。”

朱邪阿蘭現在已經很少想起在草原的生活了,在這裏不用吹冷風,不用擔心沒有食物,不缺鹽,甚至不缺茶和糖。

也許這樣想是對草原的一種背叛,但是現在如果讓她選,她不會選擇回去。

朱邪羅洛在小學堂上小學。

其實她的年紀超了入學年齡,但是幸好教育部向下了通知,針對曾經的草原人可以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這也是為了讓這些草原人能夠完全融入的一個辦法,將他們開始學習大新的文化和知識,那麽他們將不會再有排外感。

朱邪阿蘭個朱邪羅洛安靜的等著公共牛車準備去鐘鼓樓,她們已經等了兩趟了,今天去鐘鼓樓的人意外的多,兩趟全都滿員,那是多一個也站不下了。

朱邪阿蘭說道:“難怪最近新開了個鐘鼓樓站,原來是因為要放大時鐘。”

朱邪羅洛想了想:“那大時鐘長什麽樣子啊,是方的還是圓的,長的還是扁的呢?”

二人雖然日常交流完全沒問題,但是到底來中原的時間不算特別長,所以說話還略帶一點點口音。

話音剛落,朱邪羅洛就感覺有人在盯著她,她轉頭一看,果然瞧見有好幾個人在盯著她看,一瞧就是一家人,老的少的都有。

她們來到江南也有一段時間了,本地的居民早就見怪不怪了,能這樣驚訝的盯著她們的,只能是最近來的了。

蘇玉珍和喬尋真一家子人都是第一次見到所謂的草原人,難免盯著多看了些,結果沒想到還被人家小姑娘發現了。

蘇玉珍連忙上前道歉:“兩位娘子不好意思,我們初來大新還在觀察期,對這裏一切都很好奇,我們以前從未見過沙陀和處月族的人,因此不免得多看了兩眼。”

喬尋真也上前拉了拉朱邪羅洛的褲腿,“好看姐姐。”

朱邪阿蘭見他們沒有惡意,便也說:“不礙事。”

隨後幾人便站在一起,一邊閑聊,一邊等公交馬車。

喬自秋這幾天看見的新奇東西太多了,房子裏的透明玻璃,醫館裏醫術高超的醫生和神奇的藥物,以及風寒在此都不算絕症,竟然只是小病。

然後還發現了曾經的同僚鄭由的娘子黃如容就正在醫館裏坐診。

仔細一問才知,鄭由早就來到了江南。

喬自秋是聽柳玉成說道今日有那時鐘在鐘鼓樓,讓他早些去瞧,本來說好兩家人一路的,結果因為喬家人太過於震驚玻璃窗,就晚了時辰。

隨後幾人一起到鐘鼓樓站下了車,這裏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了。

喬尋真從前是在長安長大的,自然是見過鐘鼓樓的,便好奇道:“鐘鼓樓裏不就是更鼓嗎,時鐘到底是什麽東西啊。”

朱邪阿蘭和朱邪羅洛瞧見了從前的小夥伴,下車後就與喬家人分開了。

柳玉成也成功的找到了喬自秋,二人還真是十分聊得來。

柳玉成說:“喬大兄,你剛來揚州不適應是正常的,我剛來的時候也和個傻子一樣什麽都不懂,這待久了就好了。”

兩家人又站著閑聊了好一會,聽見周圍嘈雜的聲音,瞧著眾人都擡頭,這才擡頭看去。

只見原本更鼓的位置變成了一個圓圓的東西,只是被黑布遮蓋住。

下一秒,黑布被人扯去,露出一個掛著的圓盤一樣的東西。

緊接著,宣傳部的人拿著喇叭在鐘的旁邊說道:“大新的子民們,這便是時鐘,從此以後將代替更鼓,成為提醒大家時間的存在,現在我來個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個數字就是代表的24小時制的時間,這個針是分別是時針分針秒針,針指到哪裏就代表現在的時間,比如現在便是上午的九點三十分,以後大家再也不用預估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