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答疑解惑(第2/2頁)

而這一點,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民以食為天,王婉知道這句話的分量。

王婉瞧著沈舒蘭看了一會,突然開口道:“到了大新,你便留在此處,現下還不知道大新那邊的是女子是如何做官的,但是等我去到大新搞清楚,你便得去學堂讀書了。”

沈舒差點沒拿穩手中的烤紅薯,她驚訝道:“留在大新?祖母,咱們不是來大新看病的嗎?”沈舒蘭對於王婉話中的讀書並不排斥,祖母從小便教導她讀書。

王婉身體後仰,整個人靠坐在車廂壁上,語氣中是濃濃的疲倦:“天下尚亂,我們得需要尋找一個棲身之所。”

沈舒蘭反問:“大楚不行嗎?”

王婉搖頭,“如今的變故誰又清楚,天下亂著的時候死了多少人,誰能保證沈家能一直苟延殘喘下去?”

王婉也清楚,現在各國的朝廷不過就是草台班子,七八個人分著以前整個大驪的土地,一人占那麽一點,一共就這麽點大的地方,還封什麽百官。

所以沈舒蘭父親的那個什麽翰林學士的位置,她是沒有絲毫放不下的。

都是虛的。

沈舒蘭立刻覺得手中的紅薯不香了,她大概也能猜到此次出行的目的,生病不過是借口,而且祖母這般著急,想來現在的形式一點都不樂觀。

車上的氣氛陷入了良久的沉默,直到他們通過平緩的商道到達大新。

由於馬車在水泥路上實在是跑的太平緩了,沈舒蘭甚至在車上睡了一覺。

王婉和沈舒蘭還未下馬車,就聽見一小娘子稚嫩的聲音在說道:“車上來大新的客人們可需要向導服務?給你們講解大新的規矩,幫你們跑手續,只需要十二個娘娘錢呢。”

沈舒蘭還未開口,王婉便說:“那就麻煩小娘子了。”

關雨是個有眼力勁的,主動上前攙扶。

關雨早就做完了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她不想一天到晚都待在家裏,她不喜歡家裏壓抑沉悶的氣氛,她寧願得空了在外頭當向導,白天出去,傍晚才回來。

沈舒蘭深吸了一口氣,攙扶著王婉下了車。

這便是大新了,她在報紙上讀過的大新,現在終於要用眼睛看到了。

大新的街道上有許多的人,他們的面容和大楚的百姓完全不同,他們整個人的勁頭是完全不同的,透著股生命力。

沈舒蘭和王婉跟著關雨一起排隊等待辦外來人口證明,辦了這個東西外地人才可以在大新自由出入。

沈舒蘭和王婉都對關雨極其滿意,打算待會多給她一些錢。

在等待的過程中,王婉主動問了關雨的名字,並且和她聊起天來。

沈舒蘭這才得知,現在是學堂孩子們的寒假期間,所以有不少孩子出來做向導掙點零花錢。

王婉又問,“那關小娘子在小學堂都學什麽呢?”

關雨回答道:“學語文,算學,自然科學,思想品德,體育。”

王婉抿了抿嘴唇,這些東西裏頭除了算學,她竟一樣也沒聽說過。

沈舒蘭也問:“不學四書五經?”

關雨搖頭,“四書五經?那是什麽東西,從來沒有聽說過。”

關雨說的是實話,在楚旋進江南以前,她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底層百姓,連字都不認得,哪裏知道什麽四書五經。

若是在馬車上王婉只是下了七分的決心,那現在便是十分了,沈家需得越早過來越好。

王婉接著問:“那關小娘子可知,在大新若是想做官,是個怎麽樣的流程?”

作為一個敬職的向導,關雨知無不言,“這個我知道,去年開始的新政策,需的讀到大學堂畢業,拿到畢業證書才有資格參加吏事考試,不管想做什麽樣的官,都得從吏事開始。”

關雨舉一反三,還回答了王婉接下來的疑問,“若是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便是從小學堂讀起,參加中考考上中學堂,再參加高考考上大學堂,若是年紀已經超齡了,那便報名讀夜校,拿到夜校的畢業證書,也能參加高考。”

王婉點了點頭,從懷中隨手抓了一把娘娘錢遞給關雨,“多謝小娘子解惑。”

關雨惶恐道:“這這這,這太多了,我可不能收!”

王婉摸了摸她的腦袋,“無妨,就當麻煩你接下來兩天的費用了,我們二人想好好的了解一下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