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開會(第2/3頁)

田富貴啊,宋學禮啊,這些有些相當村幹部心思的,多多少少都有點不自在。

古懷民:“介紹完了工作人員,我們再詳細的進入下一項,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貨幣體系,由於你們什麽也沒有,所以我們政府為了維持大家的生活,會按照一定標準大家補貼。補貼是按照人頭分,魚石島所在海洋縣隸屬於臨海市,臨海市上一年度的人均平均工資是月一百六,而最低的工資水平是一百一,貧困線就更低一些,是八十塊錢。由於情況特殊,不是單純參照特困戶標準,而是按照特殊政策標準,大家可以拿到每個月一百一的補貼,當然,這個補貼是達到十八周歲的成年人。兒童減半。我們一共補貼兩年,給大家留出兩年的休養生息。”

古懷民的話讓大家分外的吃驚,還不等大家高興白給錢,就反應過來——十八周歲?

十八?

這這這!

“十六七歲就算是大人了啊,都能議親了,這才還算孩子?”

“就是啊!我十八都生了娃家狗剩兒了。”

“可不是,我十六……”

古懷民:“安靜,我國法律,十八歲才算成年。”

停頓一下,他繼續說:“結婚年齡,男同志不能小於二十二周歲,女同志不能小於二十周歲,如果你們違反規定,就是犯法了。”

“啊!”

“我的天老爺!”

“娘咧,這這這……”

“這閨女不砸手裏了?”

古懷民嚴肅:“話不能這麽說,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規矩,既然大家來到這裏,就得守著這裏的規矩,你們覺得這個年紀是歲數大,其實外面還有三十四十不結婚的。”

“啊?”

田家村眾人懵懵的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個朝代,好奇怪啊!

這麽晚結婚,這三十四十的,這麽晚他們都能當爺奶了啊!

不懂,一點也不懂。

“關於婚姻法,我們會稍後再給大家科普,既然大家在這裏生活,首先就要明白貨幣體系。我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現在最大的面額是一百元,最小是一分錢……”

他介紹了起來,隨即又開始介紹物價。

這一上午,主要就是介紹這些,還別說,甭管是最老的老人還是最小的小孩兒,可沒有一個人坐不住的,一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兒。這可是關乎生計的大事兒,他們可不敢有一點差池。

這裏不用銀子不用銅板,大家都得從頭學,自然是十分認真,一個個還在本子上畫著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做記錄。是的,本子。桌上的本子,他們每個人一份,是給大家做筆記用的,當然了,大多數人是不舍得用的。

少有認識幾個字兒的,像是宋學禮這樣的,才會寫幾個字兒。

一上午啊,就在錢與物價裏徜徉,同時大家也曉得,村委會這邊會有一個小賣部,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可以過來買。這一上午,真是無盡的知識啊。

你要是真的讓大家學認字兒,可能還沒有那麽快,但是這關乎嚼谷兒的大事兒,可沒人不放在心上,一個個都分外的精神。

中午休息回去,田老頭兒:“以後每個月一號要去村委會方會計那裏領錢,咱家是、咱家是……咱家是……”

他算了又算,沒算出多少錢,索性說:“六個大人,六個孩子。”

陳蘭花不服氣:“我們家青柳都十七了,竟然還算孩子,真是沒有這個道理的。”

田青柳也不言語,她話不多,就老實的貓著。其實田青柳原本也不是這麽內向,不過未婚夫悔婚是一茬兒,逃荒見多了慘劇又是一茬兒,人就越發的不愛說話了。

田老頭兒:“這事兒還是不聽人家的,你們叨叨也沒有用,那我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上午有沒有認真聽。”老頭兒還來了點興致,他搬出板凳坐下,問:“剛才那邊說雞蛋是多少錢一斤來著?”

“一塊五一斤,一斤差不多能稱七八個。”陳蘭花可不會記錯這個,啥事兒都能記錯,就是不能記錯雞蛋。那可是頂頂重要的。

田老頭兒點頭:“豬肉也是一塊五。”

“嗯呐。”

田老頭兒:“大米呢?甜丫頭你來說。”

田甜蹲在台階上回答:“四毛左右,會隨著市價有些起伏變化,但是基本維持在四毛左右,不會波動很大。”

田老頭兒再次點頭,甜丫頭用心聽了。

“玉米呢?東子你說。”

田東:“不到兩毛,也是有起伏,但是起伏不大。”

田老頭兒很滿意,看向了田南:“你說說,鹽咋賣?”

田南緊張了一下,結巴:“三、三毛錢。”

田老頭兒點頭:“對了。”

他又問田北:“糖呢?”

一番考教下來,倒是看得出,這事兒大家都記在心裏了,他也點頭:“你們認真聽就好,這不管講啥,都要認真記在心裏,咱在這裏生活,且用得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