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4頁)

開始還能有點老夫人表達的意思,就是陸家的孫媳婦想看煙花,所以陸家就買了很多煙花放給她看。

只是,人多口雜,這事說的人多了,就開始變形了,後來莫名變成了陸家兒媳婦在陸家非常得寵,過年非要看煙花,陸家就給買了一大車煙花。

這話是怎麽又傳回陸家的呢?還是離不開陸老夫人在大院裏的‘龐大人脈’。

大年初二早晨,接連幾天吃得太好的陸老夫人在大院裏遛彎,一個差不多年紀的老太太湊上前閑聊,就說起了他們家大年三十放煙花的事,不過是傳了好幾圈後歪曲的版本。

老太太還沒明白自己說錯了什麽,感慨道:“你們家是寬厚的,對這個孫媳婦真好。”

自家被誇,可陸老夫人並沒有高興,反而氣呼呼道:“那是我們家阿彤好,值得被好好對待。”

老太太沒想到她那麽沖,愣了楞。

大過年的,按說真說的不高興,都會想著大過年的而忍耐幾分,何況陸老夫人平日裏脾氣挺好的啊。

這是不小心踩到她的逆鱗了?

老太太不想破壞一直很好的鄰裏關系,連忙解釋:“我也沒說你家阿彤不好的意思,絕對沒有。”

陸老夫人知道她沒有,但那些傳言對蘇彤的偏見太深了。

不行,她不能讓被人這麽傳自己孫媳婦。

陸老夫人平復好情緒,和老太太詳細說清楚了那天晚上放煙花到底是怎麽回事。

老太太聽懂了,陸家孫媳婦確實是想看煙花,不過買這麽多煙花,是陸家人想給她的一個驚喜。

都是做過人媳婦的,老太太好生羨慕。

這是上輩子做了多少好事,這輩子嫁到這麽好的婆家。

聽到她這感慨,陸老夫人忙不叠搬出從蘇彤那聽過的大道理:“我們阿彤說過一句話,既然自己淋過雨,何不妨給別人撐把傘。你也知道做人媳婦不容易,現在當婆婆了,何不對兒媳婦好些。”

什麽淋雨撐傘的,她當時聽的時候就對這話印象特別深刻,終於有機會用了。

老太太覺得她說的有道理,但自家那個兒媳婦確實氣人。

“我也想對她好,可你不知道,我家那兒媳婦比起你家的可差遠了,整天拿婆家的東西貼補娘家。”

“拿你什麽東西了?”

“老鄭單位發的米糧油什麽的,但凡有點剩都往娘家裏搬。”

陸老夫人笑了,拍了拍老太太的手:“既然是有剩,給點親家那邊又有什麽不妥?咱們都到這個年紀了,看待事情的格局更加得打開。”

老太天聽得一愣一愣的,怎麽說著說著,成她不是了?

陸老夫人說了一番教,神清氣爽回家。

陸母見狀,笑道:“看來早晨遛彎還是挺提神的。”

陸老夫人喝了口水,然後才告訴兒媳婦剛才遛彎遇到鄭家老太太的事。

陸母聽完有些生氣。就因為大年三十他們家放多了點煙花,大院的人竟然這樣誤傳自己兒媳婦。

蘇彤連忙開解:“媽,別生氣。這話聽著也並有惡意說我不好的意思,不過是羨慕我在陸家的好生活。畢竟這天底下,有幾個奶奶和婆婆有你們這麽好的。”

陸母氣笑了:“我該誇你心胸第一寬廣嗎?”

蘇彤嘿嘿笑了笑:“倒也不是,只是人活著哪可能不被人議論一二,只要不太離譜,完全沒必要放在心上,畢竟又不會掉塊肉。”

“能讓你掉肉的,估計也就只有拿走你那幾塊心頭好金條了。”

“那我絕對跟他們拼命!”只是假設,蘇彤都咬牙切齒。

動什麽,都不能動她的金條。

得了,陸母也不氣了,橫豎兒媳婦是真不在意。

她問起了個更關注的問題:“初四才回娘家,你舅舅那邊真不會有意見?”

“不會,這事上次回去我就和他們說了。”

傳統習俗,初二一般都要回娘家,特別是蘇彤這種剛結婚的。

不過今年陸家這邊情況不是也有點特殊嘛,一戰亂年代移居海外的遠房親戚早早打越洋電話回來,說今年要回祖國過年,初二要來陸家給陸老太太拜年。

想著他們飄洋過海回來一次也不容易,加上兩邊老太太都很大年紀了,見了這次之後也不知道有沒下次。

而且人家提前一個月打電話回來告知,顯然是非常重視,禮節也做到足。

看了下時間,八點半不到,人應該有何沒那麽快到,陸老夫人有些扭捏問蘇彤:“聽說洋人都喜歡化妝,也不知道我那個老妹妹有沒有那習慣。”

“嗯?”所以呢?有那習慣又如何?蘇彤不解看著奶奶。

陸老夫人想著難得這會兒子和孫子不在一樓,便一咬牙,對蘇彤說:“你看,能不能也幫我簡單化一個?”

當初分別的時候兩人都是花一般俏的小姑娘,轉眼幾十年過去,她都老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