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威天爐 燒煉靈壤(第2/3頁)

整個過程,仿佛鬼斧神工,甚至不傷神峰一石一礫,比之猿猴開采還要精細,如此詭異的場景,著實驚呆了每一位飛縱入雲間的將士。

他們之中,僅有一位功行已幾乎達到了武聖極限的人物,感知到了天地間的元氣,是如何精妙至極的變化,他忽然之間,便知道了此情此景的由來。

他朝身旁一人喝道:“是脫劫神仙,疾報軍中。”言罷竟然不待回應,便將身軀一拔,爆發出驚人的拳意,猛地沖入雲霄。

他尋著風中玉的去向,越來越高,隱隱之間,似乎瞧見了一道身影,將風中玉匯聚的河流盡數裝入袖中,便要飄飄離去,急切一聲大喝:“脫劫神仙!”

“本侯武功大進,想再領教一劍!”

話音方落,武聖忽聞耳旁一聲錚鳴,繼而才有劇痛傳來,恍惚之中,他不知為何想道:“原來人仙之機,不是每次都會眷顧本侯……”

這一次似乎沒有破而後立,脫胎換骨了。

武聖閃過最後一個念頭,頓時一頭栽落雲間。

……

洪象仙目睹太乙虹光劍出又歸,無暇遙想究竟斬了何人,只是聚精會神,想要揣摩出幾分精妙,卻是一無所獲。

“元神真人的劍術,離我還是太過遙遠了。”洪象仙忖道,他在以飛劍術為傲的虛和觀中生長,後來又目睹了許莊斬殺冠軍侯的劍術,自然對劍術心向往之。

不過他與許莊不同,《道妙試法經》雖然沒少涉及劍術之理,修行的卻非劍氣,而是再精純不過的玄門法力,想要煉成上乘劍術,還需加倍勤勉才有可能。

許莊將五座神峰的采集而來風中玉收起,沉吟片刻,言道:“倒是堪可夠用了,看來免去了往大周宣都一行。”

混元童子搖頭晃腦道:“我們將此處席卷一空,不去宣都,對方也會主動來尋。”

許莊微微點了點頭,此物十有八九事涉渡劫,他不會退縮,自也不會認為那脫劫人仙會坐視不管,與其抱有僥幸,不如堂堂正正交鋒一場,否則他又何必等待混元童子渡劫。

不過前往宣都倒也不是必要,許莊淡淡道:“本來便還另有一道火脈需要借用,直往大威天爐,靜候人仙大駕便是。”

大威天爐,乃是此界最有名的一處地肺火脈,這處地肺火脈,本是上古道門所有,後被大周占據,前前後後千百年不曾停歇布置改造,火力比之天然火脈強上許多,大周軍中質地堪比法器,甚至法寶的神兵,都是大威天爐產出。

煉制定風丹的第一步,便需以真火燒煉渾天靈壤七七四十九年,許莊自可催生真火,但在如今法力,時間都猶為緊要的形勢下,能夠借助外力自是再好不過。

此事許莊早有定計,既然省了宣都一行,索性直往大威天爐。

大夷山位處西南,大威天爐卻在東方,但對許莊卻是咫尺之遙,大夷山的軍情還未傳至宣都,他便已經到了此間。

大威天爐實為地肺火脈,卻名天爐,蓋因其本是數十座環形火山,其最高者不過千丈,據地卻有超逾數百裏廣闊,從上方望去,每一座火山的山壁,都燒得爐膛一般通紅,處處都是烈焰噴吐,光焰囂熊,火星飛迸的景象。

許莊略略一掃,便知此處火脈主支便有十數,分支更是不知凡幾,在火山之上,到處建、掘、築有各式煉室,大周軍伍中的制式刀槍劍戟,便在這些煉室之中源源不斷鍛造出來。

此間對大周而言,不可不謂之重地,無數重兵把守,經營得如鐵桶一般,但在許莊落往其中一座火山之後,未過多久,便有軍令傳下,匠師紛紛撤離,軍士退出百裏,卻又隱隱包圍著此山。

鎮守天爐的軍候大將聚集在一處,人人面沉似水,凝重無比,軍情疾報通過龍馬、金鷹從各營之中四散而去,這只鎮守天爐的軍隊,竟然任由一名道門邪祟入主其中,不敢有絲毫動彈。

但這不是此軍畏戰,而是早在數十年前,冠軍侯身死的時候,軍機處的秘令,便傳到了每一位軍候的手中……

許莊對此自非一無所知,只是置之不理,帶著混元童子與洪象仙來到了一座火山之中。

此山乃是這些天爐之中,火力最盛的一座,其地表之下有三道主支火脈交匯,火脈之中神木引火,煉壤塑膛,壘金為爐種種消殺火毒、提升火力的布置,山中煉室更是精巧。

不過許莊對於此些卻是視若無睹,只是屈指一彈,渡虛宮旋轉著飛到空中,座落到了火脈之上。

這天爐中的布置再是精巧,又豈能與渡虛宮中的煉室相比,只需開啟陣法,便能接駁地肺火脈,在法爐之中催生真火,更有禁制可以操縱自如,全然不需許莊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