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發武林聖地(第2/3頁)

每一道劍痕,都與這黃河之水勢相合,蘊含著深深的大河劍意。

如一百零八道劍痕化為一劍,那便好似黃河自天上來,沖刷天地一切汙穢汙垢,洗滌世間。

離開了黃河,嶽不群又分別去到了藏地雪山、中亞沙漠、無邊大海、北海巨湖,分別留下了不同的布置與傳承,以及鎮壓底蘊之設計。

預設的七處武林聖地,已全其六。

擡頭望天,嶽不群深吸一口氣。

“林中血池、大河劍底、雪山奇域、沙漠死境、瀚海狂歌、大澤之夢,最後還有一處……便是天空至巔。”

“七處武林聖地各居一處,不僅可以吸引、招攬這天下的能人,暗中還會形成一座大陣,封鎖住天地間的氣運能量,避免世界的氣機被外來者抽走,鎮壓這七處的強者越多,整個世界的結構與環境,就越是穩固。”

飛到天空高出,嶽不群開始采集雲朵,捏合成雲磚。

數個時辰之後,一處漂浮在天穹之上的寬闊廣場逐漸成型。

其後,便又有一些雲中宮殿設計成型,依舊粗糙,但卻宏偉高大,擁有著無限可能。

嶽不群立下三十六檻雲中階梯,每一道階梯之上,都刻錄著一種玄妙法門。

同時雲中還有雲母奇石,可以近乎無限的轉化出雲磚,這些雲磚內蘊含強大的靈氣,本身就是靈石一般的物質,更能用來煉器、制造器物以及入藥煉丹。

和前六處聖地不同,天空至巔的雲中之城,時刻處於遊走狀態,會環繞著整個世界飛行。

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它的影子,然後隨機抽選幸運者入內。

七處武林聖地的基礎打下,嶽不群念頭一動,整個世界內所有存在思維的生靈,都聽到了嶽不群的聲音。

“大變之世,唯變長存,我嶽不群今心有所感,特立下七處武林聖地,留下絕強傳承,以待有緣人。”

“七處聖地,分別為林中血池、大河劍底、雪山奇域、沙漠死境、瀚海狂歌、大澤之夢、天空至巔,七處聖地,七種選擇,七個登頂至高的契機,無論是誰找到它們,就能成為它們的主宰者,統帥一方,傳播道統,坐望無極,享長生,修不朽,與我一道,共謀大道。”

“凡我華山弟子,唯有破門而出,方可下山尋取機緣,如何抉擇全憑一心。”

嶽不群的聲音落定,所有人都驚了。

有敏銳之人,已經感受到了大變革到來的氣息。

大爭之世,就在眼前。

華山派的地位談不上岌岌可危,卻也將不復之前的絕對超然。

整個世界,無論是誰,都以成為華山弟子為榮。

無論嶽不群是否承認,華山弟子都確確實實高出其他人一籌,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貴族、人上人。

這不是由嶽不群決定的,也並不順著嶽不群的心意而轉移。

即使是他多次三令五申,多次對華山弟子提出約束。

但權利、力量、榮譽的高度集中,都讓這一切自然發生。

曾經能和華山弟子比肩一些的獵詭團,也因為詭邪的逐漸消滅,而沒落了下來。

現在,新的機會出現了。

人們不知道這七處武林聖地裏有什麽。

但是人們知道,它們都是嶽不群留下的傳承。

嶽不群是道統源頭。

這就足夠了!

華山沒有失去它的守護者,但這份守護、這份榮耀、這份超然的地位,將一分為八。

七處武林聖地,都拜嶽不群為祖師。

而華山的祖師爺……很尷尬,並不是嶽不群。

現在還有幾個郝大通,在江湖上飄著呢!

華山弟子們現在都在猶豫,要不要請這位祖師爺回山。

主要是嶽不群不發話,誰都不敢胡亂行動。

七處聖地拜嶽不群為祖師爺。

如若是和華山派發生沖突,作為祖師爺,嶽不群只需不偏不倚,便能讓人們可以放松下來,更加能靈活應變。

大家都有的東西,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大家都沒有。

就像洪荒流裏,一切的道與法,都源自於道祖鴻鈞。

所以無論是哪個教派,哪方勢力,都不會把鴻鈞搬出來說事。

七處新的武林聖地出現,也是意味著嶽不群,正在與華山派做出某種程度上的切割。

新的武林聖地再加上華山派,一共八處。

往後再延伸一些支流、支脈,都可以遙尊嶽不群為祖師。

便算是進一步的抹除了嶽不群,對世間秩序的幹擾,對人們創造力與改變力的影響。

有著長遠思維,想到其中一些關竅的人,紛紛開始遊走在天下之間,依照嶽不群給予的提示,尋找那七處武林聖地的存在。

……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