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平行大回轉的神

2018年十月,國內剛剛入秋,而北歐的雪季已經拉開帷幕。

上午九點,徐槐在挪威的家中看直播,新賽季的開板大戰,他必然不會錯過。

“白天你不是要帶隊訓練嗎,”徐槐打開電視投屏,邊調試頻道邊問,“還有時間看比賽?”

之前和肖一洋一起看過的幾次比賽,國內時間基本都是在晚上。而2018/19賽季單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的首站在卡德羅納,新西蘭時間晚上八點開始,這個時候國內是下午。

一場比賽,三個地點,三種標準時。

肖一洋說得很隨意:“今天周日,放他們一天假。”

集訓本沒有周六日放假這一說,但他是教練,他說放假就能放假。

“哎對了,我發你那視頻看了沒有?”他又問道。

“沒呢。”徐槐說。

昨天半夜肖一洋給他發了個視頻鏈接,他今天早上才看到,還沒有來得及點開看。

“你快看!這小孩兒是我當教練這麽長時間以來見過的最有天賦的人,老牛逼了我跟你說,他絕對是天才!”肖一洋情緒相當激動,說得天花亂墜,“最多四年,不出一個冬奧周期,中國一定會出現一位平行大回轉的神!”

“……嗯嗯嗯,晚點的,”徐槐應道,“先看比賽吧。”

自從肖一洋從滑板轉回到滑雪老本行,整個人就像被打了雞血似的亢奮,大有種要為中國單板滑雪運動的發展奉獻終身的架勢。這種情況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徐槐為他目前的精神狀態感到些許擔憂。

這場開板大戰最有看點的應該是徐槐的師弟Sven和日本神童今井野的巔峰對決,資格賽上,這兩人一個第一一個第二,得分咬得很緊。

而且他們號碼牌也挨著,一前一後。

大跳台項目更新換代的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象,每個賽季都新人倍出,今井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才16歲,這已經是他第三次站在世界杯的賽場上。

他14歲時就曾在日本的一場錦標賽上擊敗當時國內排名第一的老將,故被雪壇冠以“神童”的名號。

先上場的是Sven.

“小思沖啊,”肖一洋期待Sven奪冠,一方面因為他是徐槐師弟,另一方面是他和今井野積怨已久,“給我幹翻小日本兒!”

肖一洋看今井野不順眼,當然不是因為國籍,而是這人實在太囂張。

上個賽季今井野參加的某場公開賽,有位中國選手參加了,作為場上唯二兩個亞洲人,賽前采訪時,記者問他有沒有什麽祝福的話要對中國選手說。

那是今井野在賽場上首次遇到中國選手。

他臉上帶笑,看似禮貌,語氣卻輕蔑:“祝福的話呀,我想想,嗯,那就祝他首輪資格賽不要被淘汰好了。”

那位中國選手以前和肖一洋一起訓練過,關系還不錯,肖一洋看到,氣得跟徐槐罵了兩天。

事實上,今井野不是針對哪國選手,只是單純的沒素質而已,他對每位滑手都能做到無差別攻擊。

他曾在外網的個人頻道裏,提起同隊另一位同樣年少成名的滑手:“他啊,在賽場上好像從來沒打敗過我呢。”

接受采訪時,還曾對徐槐出言不遜:“Ryan?抱歉,現在已經不是他的時代了。”

肖一洋相當看不慣,徐槐倒覺得沒什麽所謂,競技體育憑實力說話,他的確有狂的資本。

更何況單板滑雪本身就是一項自由度高,包容性強的運動,也沒那麽多條條框框。

“哎呀,小朋友嘛,不懂禮貌很正常啦。”他勸肖一洋也peace一點,誰還沒有過年少輕狂的時候呢。

徐槐在賽場上與這小孩打過幾次照面,其實他也就只敢在媒體面前吹吹牛,每次見到他的時候,都乖得跟個小鵪鶉似的,身高才到徐槐下巴那裏,知道徐槐會說日語,還紅著臉用日語叫他前輩。

“好,Anders的最終得分是74.5分,”解說的聲音響了起來,“下一位即將上場的滑手是──來自挪威的Sven,今年20歲,右腳前選手。Sven是本場冠軍的強有力爭奪者,前役神童,也是我們現役神童今井野最大的競爭對手。眾所周知啊,Sven與前前前前役神童Ryan是師兄弟……”

這位男解說是新西蘭退役單板運動員,風格幽默,擅長整活,被雪迷們稱為解說屆的“諧星”,同時他也是徐槐的粉絲,即使徐槐沒參賽,也要想方設法cue他。

“噗,”肖一洋簡直要笑噴了,“神童,上一次聽別人這麽叫你得是在十年前吧。”

徐槐也笑了:“十年前我們好像還不認識。”

“是你不認識我好吧,那時候誰沒聽過神童Ryan的大名呢?”

“謝謝,”徐槐一本正經道,“但我更喜歡別人叫我天才。”

競技體育中,“天才”這個稱號仿佛是批發來的,賽場上出現過的天才數不勝數。而在單板滑雪大跳台的歷史上,每個榜上有名的運動員似乎都可以稱得上一句“天才”,實在沒什麽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