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世界杯(下)

第一輪,杞無憂選擇反腳出發。接收到出發指令,他深呼一口氣,沿著雪道向下滑,借著坡度陡然加速,呼吸之間便已來到道具區。

跳起的同時,杞無憂的肩膀朝外側打開,帶動身體向後轉動,外轉180。

“啪嗒”一聲,板底撞擊在堅硬的鐵塊上,他動作輕盈地躍上第一個道具——斜面箱。這是一個長方形的鐵箱,底部有一個斜面,跳上箱子後需要改變雪板角度控制好速度才能順利滑下斜面,這個道具非常考驗滑手的落地技巧與控制速度的能力。

順著慣性繼續向前滑,經過斜面,雪板傾斜向下,滑行速度自然隨之加快。杞無憂壓低中心,保持著相對穩定的速度,即將滑下箱子的一刹那,他猛然一跳,向右轉體。

這一次,他將旋轉圈數增加了半周,內轉360,正腳落地。

180度上、360度下的難度雖不算高,但現場的觀眾以及裁判都能從杞無憂的滑行與銜接動作中看得出他對於速度的掌控駕輕就熟,穿梭在賽道中十分自如。

到了第二組道具,杞無憂的速度漸趨加快,雪板的方向微微往左偏轉,沖向他從一開始就瞄準的平下橋。

這個橋型道具是本賽季庫爾站坡障賽道的一大特色,不同於普通的拱形橋,平下橋的中間段會突然變陡,這也就導致雪板平穩從上面通過的難度大大增加,滑手從中間通過時必須要預判準確,反應迅速,及時調整重心和速度並始終保持穩定。大部分選手都對此望而卻步,穩妥起見,選擇了另一個難度較低的鐵軌。

“哇哦,yoyo上了平下橋,我猜到了!”解說員說這句話時,帶著一種意料之中的自得。

“Ryan,這是你給他的建議嗎?”

出發台之下的候場區,儲昱和他的教練以及徐槐一起觀看著杞無憂的比賽。

“不,是他自己的主意,”徐槐擡頭望著大屏幕上的比賽實況,“我覺得這對他來說並不難。”

“很有勇氣啊。”儲昱的教練稱贊道。

徐槐眯著眼睛笑了,視線始終定格屏幕中少年的身影上,“他一直是這樣的。”

緊張的比賽仍在繼續。

最後一組,杞無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右側的道具,一段彎曲的鐵管。

他再一次加快了速度,目光緊盯著前方,精準地抓住起跳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跳上鐵管,將身體重心向後腳壓,雪板順著重心向後微微傾斜,板尾保持平衡,壓在鐵管上,放任雪板滑動的慣性順勢推著他前進,絲滑地以板尾過管,最後一個騰起的後空翻,反腳平穩落在雪道上。

三組道具全部完成得幹凈利落。

跳台區,前兩個跳台,杞無憂跳了兩個不同方向的1620,第三個跳台,又順利完成了反腳外轉1800。

一路滑行到終點區,杞無憂緩緩減速,摘掉雪鏡、頭盔,又彎腰把雪板固定器脫下來,雪板放倒在地上。高度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杞無憂靠在護欄上稍作休息,面色沉靜地看著對面的大屏幕,等待自己的成績。

四周充斥著音樂聲、雪迷們狂熱的歡呼與尖叫,震得杞無憂耳朵嗡嗡作響。隱隱聽到有雪迷高聲叫他的名字,可是他太累了,只裝作沒聽到,懶得回頭。

“小杞!”直到聽見熟悉的聲音,他才忽的回過頭,看到等在外的徐槐正笑著朝他招手。

於是杞無憂也朝他揮了揮手。

與此同時,大屏幕上,這一輪的總得分也出來了,杞無憂以89.75的分數位列第二,與第一名僅差0.35分。

第一名是位瑞士本土選手,有主場作戰優勢。他在跳台區接連跳了三個方向的1800,難度更高,在道具區的發揮雖不及杞無憂,但也有不俗的表現。

如果不是徐槐的要求,杞無憂可能也會像這位瑞士選手一樣第一輪就在跳台區放大招,與他一較高低。

杞無憂剛走出賽道,還沒來得及和徐槐說話呢,就被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的儲昱抱了個滿懷,像一顆從遠處發射過來的小土豆。

“yoyo太棒了!中間那個道具跳得好帥!啊啊啊!”

熟悉的咋咋呼呼,腦瓜子更疼了,杞無憂反應了一下,有點無措地拍了拍他的頭,“……你也發揮得不錯。”

儲昱第一輪排名第三,分數緊跟在他後面。

“嘿嘿,我下一輪也會加油的……哎呦!Ryan!你幹什麽?”

徐槐拽著儲昱的雪服帽子,拎小雞似的把他拎到他的教練身邊。

儲昱作勢揮了揮拳頭,不滿地抗議。

“我幹什麽,”徐槐張開手臂把杞無憂攬進了懷裏,“我還沒有抱呢。”

儲昱:“……”

被徐槐抱在懷裏的杞無憂眨了眨眼,沒猶豫地伸手環住他的腰。

徐槐把人抱得更緊,低頭,嘴唇湊在他耳邊,“寶貝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