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218 九月初七

◎吾等前方,絕無敵手!◎

東臨城的人們忘不了八月十八那日,大潮傾覆而下的毛骨悚然。濱海城沉陷,海族和萬佛宗以海岸線為界對峙,戰爭一觸即發,東臨城頓時成了前線。

八月十八後的幾日裏,戰爭的陰影沉沉地籠罩著東臨城,一些人們早早收拾包袱逃走了,更多人的人卻困於各種原因,只能滯留在這座城市。

後來,萬佛宗提出三個月期限,壓在心口的陰影減輕了些,人們暫且松了口氣。

他們在等,等萬佛宗的答案。萬佛宗仿佛銷聲匿跡了,沒有再出面公布一句話,但也沒有往東臨城增派一分兵力。

局勢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東臨城的人們是這麽認為的。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事件去煩,小市民也有小市民的日子要過。東臨城的人們一邊惶惶不安,一邊暗自慶幸,惴惴不安地過著,城市的秩序漸漸恢復了。

盛夏過去,天氣轉寒,一眨眼便到了九月初七,霜降。

天還沒亮,漫天大霧便罩住了整座東臨城,街道海面被霧幕遮得嚴嚴實實。西風像行將就木的老人,從東臨城朝著海岸的方向遲緩地挪著,推著大霧一點點走。

一丈不見人,三丈不見影。

兩個蛟族明晃晃地走在街上,也無一人發現。東臨城的人們沉醉在嶄新的一天,自我妄想著的平靜地朝著良好方向發展的一天。

“六哥,東臨城還剩這麽多凡人,萬佛宗哪像是要開戰的樣子?你就別擔心了,今日那禿驢找我們,肯定是要同意我們的要求。”

蛟幺掃視喜氣洋洋的凡人,心下一陣鄙薄。

蛟六也多看了兩眼,眉頭依舊繃著,神色不復素日的淡然,與天色一般沉重肅然,“不可大意,萬佛宗的堂主不是個好相與的,老四就是輕敵才死在他手裏。”

蛟幺懶懶地應了兩聲,顯然沒把話往心裏去。

三日前,萬佛宗執法堂送來一封請帖,請蛟族上岸一敘,地址定在東臨城的酒樓,也就是八月十八拍賣會的那一家。

請帖上沒說理由,這也正是蛟六不安的原因。

兩蛟到酒樓一瞧,來的不只有蛟族,人族的勢力代表齊聚一堂。

蛟幺挑眉一樂,心裏估摸著萬佛宗必定會同意它們的條件,其他勢力便過來做個見證。蛟六的眉頭微微皺起,越發不安。

蛟幺徑直走向西瓜,招呼也不打,一屁股走在旁邊,開口就問,“怎麽?考慮好了?”

其他勢力的人面面相覷,眼神裏藏著不解和好奇。來穆臣坐在角落裏,嘴角噙著意味不明的笑容。封曜端正地站在他身後,眼神卻一直往西瓜的方向瞄,似乎恨不得沖到前面聽萬佛宗的答案。

蛟六一頓,硬生生收回腳步,轉而朝窗台走去,倚靠在窗邊。

蛟幺莫名其妙地瞥了蛟六一眼,又扭頭對準西瓜,催促道:“答應了早點說,下邊的人也能早點放出來。”

眾人紛紛看向西瓜,大氣都沒多出一聲,都在等著萬佛宗的答案。九節竹會議上,西瓜放話說請他們看一出好戲。今日,他們都為好戲而來。

龍族回歸已成定局,然一碼歸一碼,萬佛宗會不會答應蛟族的條件又是另一回事了。

答應了,各自安好,風平浪靜。拒絕了,那是風起雲湧,洪水滔天啊。

一縷縷霧氣流入酒樓內,流了幾寸,又泄了出去。

眾人的心思都在西瓜上,沒有注意到。蛟六靠在窗邊,恰巧見著了。西風未改,這霧氣倒是奇怪了。他斜眼往窗外望去,海霧愈濃、愈濕。

白茫茫的霧氣深處,冒出了一個龐大的黑影。

蛟六突升一股陌生的異物感,就像是領地被侵占了。

“三萬年前,天魔入侵,盛京淪陷,短短半年,大陸東部盡數淪為焦土,赤地萬裏,人畜無存。若幹宗門死守山門,百萬修士以身殉道。時嗔怒禪三光任執法堂堂主,見此慘狀,率能人志士挺身而出。縱使敵眾我寡,勇而峙之,分毫不退,戰至最後一刻,戰至最後一人。”

眾人被西瓜的話帶到了天魔大戰的時候,他們輕輕嘆了口氣,臉上流露出懷念的神情。

西瓜神情沉肅,拍桌而起,朗聲繼續說道。

“三萬年後,鄙人不才,承蒙恩澤,繼任此位。雖德薄能鮮,亦有一腔熱血,豈敢忘祖師爺之志,豈敢負萬佛宗之名。區區犬狗叫囂,哪能臨陣脫逃?”

“天道好還,蓋人族有必伸之理,萬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爾等胡奴,朘我族之資,奉溪壑之欲,此非出於得已,彼乃謂之當然。吾輩一退再退,爾等得寸進尺,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人族苦爾已久,民心憤恨,聲罪致討,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勢必攻蛟。今日之戰,非濱海城之禍,乃數萬年之怨累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