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225 強如鬼神

◎十節龍角,竟是......◎

龍伏有九個哥哥,三個死在了坤輿界的天魔大戰。五個客死他鄉,死在了天極界的海上,死在了同人族爭奪地盤的戰爭中。

最小的那個哥哥,咽不下這口氣,跑去找天極界的世家報仇。那一日,世家的人都來了,煮肉的味道香飄百裏,路過的人族分盡了哥哥身上的每一塊肉。

龍伏沒見過它的哥哥,所有關於哥哥的事都是從族人嘴裏一點一滴拼湊出來的。

它是在天極界出生的,破殼的時候,迎接它的族人們的欣喜和歡呼,而是眉眼間的憂愁憐憫和唇角的壓抑難言。

自從遷移天極界,龍族早已失去了對新生兒的期待。它們仿佛被關押在不見天日的囚籠,沒有人能真心誠意地歡迎在這兒誕生的孩子,哪怕是極難繁衍的嫡系。

與所有在天極界破殼的新生兒一般,龍伏自出生起就知道,它的修為將止步於練氣初期。

不論它有多麽出類拔萃的天賦,無論它多麽艱苦卓絕地修煉,它們永遠都跨不過那一步,捅不破那層觸手可及的膜。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它們——龍族拋棄了坤輿界的天道

在漫長無盡而重復枯燥的歲月裏,其他旁系的新生兒一個個死去,至死也沒能在道途前進一步。

從坤輿界遷移過來的族人,情況也沒比新生兒好到哪裏去。它們來時是什麽修為,走時也是這樣的修為。萬年的時光裏,築基期族人和金丹期族人一個個油盡燈枯,元嬰期以上的族人也在苦苦熬著剩下的日子。

遷移到天極界之後,君父下達了一個在龍伏看來冷血至極的命令。

族人一旦感覺到大限將至,必須離開族地,在戰鬥中燃盡最後一絲生命之火。如若隱瞞,在族地裏坐化,它的名字將不能刻入龍族的墓碑。

大多數族人決絕地離開了,在異鄉的大海獨自完成自己的海葬。但是,還有不少族人恐懼地祈求君父,渴求余生的最後一點安逸。

君父一句話也沒說,回答它們的是緩緩關閉的大門。

龍伏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幕,厚重石門沙沙挪動的聲音,指甲劃破刻進石門的尖銳響聲,族人痛哭流涕的哀求聲。

石門背後,君父未發一聲,僅僅垂眸望著族人,目送它們最後一程。

君父高大而落寞的背影,比冰冷的石門還要決絕。

龍伏熬過的七千多年裏,這一幕不斷重復上演,門外族人的臉不斷變,石門越來越破敗衰殘,唯一不變的是君父的背影。

偉岸而挺直,像高聳峻峭的懸崖,背影之後,族人如一只只老鷹無情地墜入深淵。

龍伏七千多歲了,還剩三千年,它等不下去了,龍族也等不下去了。亡族滅種的日子漸漸逼近,它們不能在天極界這麽蹉跎下去了。

於是,它求上了賀拔峰,跪在了坤輿界和萬佛宗面前。

它們明白斷尾求生的代價,不過這一次龍族要付出的代價更大些,斷了脖頸以下的所有部分,龍族才能存活下來。

僅留下出生在天極界的新生兒,三萬多年從坤輿界遷來的所有族人以死謝罪,這是龍族主動提出的代價。君父,以及那些包含在“代價”裏的族人無一人反對。

萬佛宗點頭了,不過他們要求把“以死謝罪”換成“將功贖罪”,“一將功成”之後,再心甘情願地成為底下的“萬骨枯”。

龍族別無選擇,只能同意。

然而君父出征時,不僅帶上了萬年前的所有族人,還帶上了行將就木的新生兒。龍伏不敢相信,請求君父三思,君父說了接下來的話。

“生靈的大半輩子從出生起就決定好了,之後無論怎麽變,也不會太偏離這條軌跡。有的一出生便天資卓絕,一帆風順扶搖直上,或中道崩殂半路而亡。有的出身卑微,它能渾渾噩噩苟活一生,也可臥薪嘗膽逆風翻盤。”

“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生,卻能掌握自己的死。我族起點傲睨萬生,族人一生如何我無權置喙,唯有死,我族必須死得轟轟烈烈,死得對得起龍族之名。”

龍伏還是心存僥幸,“說不定等它們能撐到大戰結束,撐到龍族回歸坤輿界的那一日,努力修煉一把的話,說不定能跨過這個門檻。”

君父沒再看它,“能在修煉中跨過,在戰鬥中也能跨過,戰死疆場才是我族的宿命。”

不同於以往少數恐懼哀求的族人,這一次的新生兒都欣然同意了。魂歸故裏,總比客死他鄉來得好。

離開天極界的時候,參與戰爭的族人都同剩下的孩子一一道別,所有人都明白,今日便是訣別了。無論贏不贏,它們都無法活著回來。

九月初七,龍伏立在岸邊,見證著族人馬革裹屍的完美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