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569 【世界的終極】

◎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完美閉環◎

【上古。

人族文明初興,發源地在最高峰不周山下,也是原始佛門的祖庭。

佛門初立,以尊天敬道為根、以順應天命為本,在高高在上的山巔膜拜禱告,史稱原始佛門。

彼時有燃燈和屍棄二佛,兼金翅大鵬雕尊者,門下數萬苦修行者。

後來,燃燈佛加入普度眾生的經綸。原始佛門走出不周山,移至開闊的平原地帶,宣稱【尊天敬道、普度眾生】,史稱佛門。

佛門以星火燎原之勢遍及整個大地,麾下僧徒千萬,信徒遠至獸族。

這時,更有朱槿投身佛門,成為座下尊者。

燃燈佛收下兩名親傳弟子,後分別成為菩提佛、迦葉佛。

自始至終,佛門都是人族首屈一指的勢力。

直到湧泉城事變。

天陣宗棄徒江負塵行刑之日,天降魔氣,頃刻之間蕩平正道魁首的天陣宗,蔓延至湧泉城內外。

魔氣波及大陸,摧毀城鎮。世家大族無從防禦,各地分寺人手不足,魔氣之兇,勢不可擋。

禍迫眉睫,偏偏正逢佛門坐夏。

燃燈佛叩問天道,搖擺不定。分寺住持垂憐眾生,憤而出走。金鵬尊者不忍獸族遭難,與佛門決裂,回歸莽山。尊者朱槿厲聲質問,燃燈佛離席解釋。

屍棄佛戕害菩提佛,叛出佛門,轉投魔氣,坐鎮湧泉城。

接下來,佛門摒棄天道,宣布參戰,迦葉佛和朱槿尊者遠赴前線。

生靈撐起防線,守住領土,不再敗退。

生靈和天魔勢均力敵,僵持不下,直至雙方首座約戰不周山,回到佛門祖庭。

不周山之戰,金翅大鵬雕怒撞天柱。

屍棄佛問心證道,完成天命而死。

燃燈佛祭出畢生佛力,凈化大半天魔,斥天道為外道,為生靈正心。

戰後,迦葉佛繼任佛門首座。

迦葉佛中途止戰,率領眾僧返回佛門。尊者朱槿不願遵命,與迦葉佛分道揚鑣。因塔葬金鵬尊者屍身,徹底與獸海兩族反目成仇。】

以上是和光同寧非天經歷的曜台歷史秘境。

艮目聽完兩人的話,串聯腦海的片段,理清上古的歷史,接過兩人的話頭,繼續闡述下一段篇章。

【彼時。

生靈和天魔兩敗俱傷,皆遭重創,平穩的局勢維持很長一段年歲。邊境有小範圍的摩擦碰撞,兩方總體都處在休養生息的階段。

人族與獸族、海族勢同水火。

人族內部,佛門與宗門世家互生嫌隙,世俗眾生再難相信佛門,拜佛敬僧,也僅僅為驅魔自保。

哪怕是佛門內部,尊者朱槿與佛門不相聞問,分寺僧眾難以信服迦葉佛麾下的主教,千瘡百孔,分崩離析。

生靈如同一盤散沙,沒有聯結各方的主心骨,更無一心同歸的目標。

反觀天魔一方。

魔將、魔相級別的天魔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收攏遊散天魔,模仿人族,集結軍隊,有組織有計劃攻打防線。

最棘手的是原屍棄佛座下的侍僧祭,從佛入魔,得天庇佑,練就一身浩蕩魔氣,強如鬼神。

原湧泉城的魔將紛紛拜入麾下,尊稱祭鬼,任其驅使。

四分五裂的生靈,難敵以祭鬼為中心的天魔勢力。

從此生靈一方節節敗退,再無反擊之力。

靈氣成就魔氣,佛力抵消魔氣,魔氣不可轉化靈氣。

從屬性來說,魔氣穩壓靈氣。

一旦天地間的魔氣量高過靈氣量,生靈再也沒有勝過天魔的可能性。

生靈諸勢力的首座意識到這點時,轉折點已經過去了,再也無力回天。

生靈一方已然戰敗,最後的審判不過時間問題。

於是,諸勢力的首座再次聚首。

時隔幾十萬年,自不周山之戰以來,佛門首座菩提佛(迦葉佛改換佛號)、尊者朱槿、獸族鳳主、龍族龍主、世族申屠家主,暫且放下成見,為生靈共同體的利益著想,經過深思熟慮,替生靈選擇另一條路。】

艮目緩緩道,“這便是諸天萬界的緣起。”

和光同寧非天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深深的失望遺憾。

早知迦葉佛私心自用,無力凝聚各股勢力,不曾想他竟然無能至此。

和郁與烏束沒有經歷秘境,想象不到信眾億萬的佛門和香火不絕的盛況。在他們乃至諸天萬界印象中,佛修終究是偏門旁支,難敵各家道脈。

這些宏觀的描述,難以勾起他們共情。

“然後呢?各方勢力另尋天地,遠離天魔?還是聯手建構隔離大陣?”

艮目長長嘆了口氣,久久沒有開口。

和光轉頭看向兩人,眉頭微蹙,眼皮半闔,輕輕搖頭。

和郁同烏束乍見她臉龐的不忍,瞳仁縮了縮,心頭湧上難以言明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