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583 不枉此生

◎此生足矣,死而無憾◎

慧可收到告急訊息,慌忙趕回嘉音寺。

方入山門,本應守候大殿的各路羅漢迦藍魚貫而出,面帶愁容,沉默不語。

慧可心下焦急,加快腳步。

兩道石壁浮雕如雲煙過眼,下方的金石地磚亮得刺眼,平日走慣的通路好似蜿蜒無盡,怎麽也走不到頭。

終於瞥見大雄殿,不及叩門傳報,擡手便撞開三門。

層層恭候的神僧們已經退下,恢弘的大殿空空蕩蕩,有種難以宣之於口的寂寥蕭森。

菩提子正於下首,端坐蒲團,面朝上座。

一道審視威嚴的目光自上而來,慧可即刻放緩步伐,悄聲屏息,不敢擡首。

“多年過去,還是這麽莽撞。”措辭責備,語氣卻不帶一絲呵斥。

慧可感慨望去,就見菩提佛趺坐上首,枯槁的皮膚皺紋縱橫,一縷雪白眉毛深嵌其中,溫和的眼神輕輕落在自己身上。

慧可在菩提子後方停下,撩開僧袍,恭敬磕頭,“世尊。”

菩提子乃是世尊的親傳弟子,下一任菩提佛,不久便會繼位佛門首座。慧可不好再越過菩提子,近身世尊。

面前拂來清風,一枚蒲團落在菩提子側前方,乃是世尊的近身之位。

菩提子眉眼微動,欠身道:“請師叔就座。”

慧可應聲,躬身上前,坐於世尊近側。

菩提子手持《佛門傳記》,右手執筆,朝世尊點頭。

“謹聽世尊生平。”

菩提佛道:“那就從最開始講起吧。”

菩提佛提筆書寫,不漏一字半句。

“本座是樵夫之子。生育不久,母親感染風寒去世。家中無人看顧嬰孩,父親便把本座放在背筐,晨起趕集販賣木柴,傍晚上山砍柴,每天往返,日日不斷。”

“那時的鎮子屬於佛門麾下,每家每戶誦經禱告,人們出口便是佛語。本座耳濡目染,早知佛法無邊。”

“一日,父親送柴與寺廟,住持正在廣場考驗諸位僧人,問了一句佛理,無人能解。恰在父親背筐的本座,解了出來。由是,住持允我入寺,做了個小沙彌,得以日食兩餐。那時,本座五歲。”

“父親無需照看我,負擔減輕許多,然天有不測風雲,某日父親不慎墜崖,尋到的時候,一身薄皮幹肉盡被豺虎吞了。”

“從此,本座斷絕塵緣,徹底皈依佛門。住持念我悟性絕佳,不是池中之物,他日必有造化,不便收為徒弟,推薦本座去佛門主寺。”

“升入主寺的名額何其稀少,各地分寺孜孜以求,百萬僧眾躍躍欲試,測心性、試悟性、考佛理......經過輪輪篩選,趟過重重難關,每年僅有一人,無數僧人年年申請,求到年逾古稀都未能進主寺。本座第一次叩門,過了。”

“那年,世尊才十五。”

慧可彎唇笑道,與有榮焉。

他永遠忘不了那日的轟動,滿宗的僧徒出門看望,到底是怎樣的少年郎,才能有那般天資,在十五歲升入主寺。

心覺不忿的僧人不是沒有,用佛理考,甘拜下風,以悟性比,心悅誠服。由此以後,佛門上下都覺得此子前途無量,將來必能成佛做祖。

那時的慧可不過是戒律院的小小弟子,平平庸庸。世尊的修為輩分雖不及他,卻是他不得不仰望的存在。

菩提佛又緩緩道。

“兩年後,佛門首座燃燈佛決定傳承衣缽,尋找傳授下一位證道成佛的僧人。‘菩提’,意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燃燈佛先定‘菩提’法號,再擇弟子。”

“天下僧人趨之若鶩,無論主寺分寺,擠破腦袋,望穿秋水,都在這場競選。”

“第一輪佛理自不必說,佛門無盡經藏,篩掉大半弟子。第二輪考驗心性,第三輪考驗悟性,第四輪辯經......總共八十一關,歷經整整一年,留下的只有兩人,本座以及當時最得人心的高僧妙塵。”

“本座和他不分高下,最後由燃燈佛親自出題考核,誰得悟得佛理,誰就能拜入座下,得菩提法號。”

菩提佛頓住,啟唇想要繼續,好似枯涸般擠不出一個字,闔眼細想,往事幕幕翻湧腦海。

一連數日,徹夜未眠,他在藏經閣翻閱燃燈佛傳經的記錄,希冀從中找出考題的線索。

妙法在大殿悟禪,合眼數日,想要蕩清心思。

妙法與他的心性悟性不相上下,若是輸給妙法,他只能心服口服。

考核那日是個風和日麗的晴天,碧空如洗,萬裏無雲。

主寺僧人悉數到場,旁觀者甚眾,分寺僧人、在家居士,萬頭攢動。

燃燈佛要求他們作上一首偈頌,以“菩提”為題,誰能悟得佛法大意,誰便能傳承燃燈佛的衣缽,得授菩提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