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2章、招兵買馬(第3/3頁)

從早到晚,他往返於各個團部,一直到天蒙蒙黑,才拉夠了名單上的三十二個人。

這三十二個人,都是各個旅團的尖兵好手,各有所長,本事了得。

拉人的時候,也的確存在有的團不想放人的情況,但有李司令背書,最終招人的工作,還是順順利利下來了。

這三十二個人,原先是尖兵好手,不意味著現在也是尖兵好手,因為短暫一接觸,蘇乙就看出來了,這三十二人無一例外,全都是演員!

拉人的過程很順利,這些龍套演員們都表現得很配合。

拉夠了人,蘇乙帶著招來的新人們,就直接去軍械庫領槍支彈藥了。

這個時期我軍的武器特點就一個字——雜。

什麽毛瑟、漢陽造、38式、春田步槍、捷格加廖夫機槍等等等等,美式、德式、日式、蘇式,什麽都有。

我軍這時候的武器裝備,共有三種來源。

一是接受投降日軍的裝備和收集的潰散日軍遺棄的武器裝備;二是軍區自己的兵工生產的少量武器;三是通過各種手段,從果軍、蘇軍那邊搞來的武器裝備。

因為武器來源五花八門,導致我軍連一個連的步槍口徑都無法統一。

這給蘇乙挑選武器裝備,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他是要孤軍深入林海雪原之中的,不可能帶太多武器裝備,到時候槍支彈藥的補給,一定是首要的大問題。

最有可行性的辦法,就是以戰養戰。打了土匪,繳獲土匪手中的軍火和糧食,再繼續戰鬥。

所以,要準備的武器,要盡量跟土匪們用的武器一致才行。

土匪們會用什麽武器?

看守軍械庫的老劉信誓旦旦告訴蘇乙,土匪們用的基本全是日式裝備,日本戰敗後,土匪們趁火打劫,把日方的軍火庫搬上山,這就導致他們的裝備比我軍用得還好。

之前的剿匪行動中,繳獲最多的,也是日式的裝備,所以他建議蘇乙給剿匪小分隊全員配備日式裝備。

但蘇乙卻記得原劇情中,土匪們用的裝備大多都是德式的軍械,這是因為土匪們大多接受了果軍的招安和支持,得到了果軍的軍火援助。

所以,他不顧老劉反對,獨斷專行地給小分隊裝備了德系軍械。

說是德系,但其實也是五花八門。

五十把24式中正步槍,五把捷克式ZB26機槍,兩把24式馬克沁機槍。

手槍也配了五十把,不過由於手槍在部隊裏算是稀缺貨,各種樣式的數量都不多,所以配得比較雜,駁殼槍、勃朗寧、美國擼子等等,啥都有,把手槍的庫存直接清了,氣得老劉當場就給李司令打電話告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