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5章、送九哥(第3/3頁)

但同時,他又是一個純粹的愛國者、民族主義者。

他愛著這個國家,愛著這個民族,所以他痛恨侵占國土的日寇,痛恨列強,猶為痛恨對侵略者采取綏靖政策,卻揚言“攘外必先安內”的常凱申。

他對常凱申其人厭惡到什麽程度?

只要有人提出反蔣,他就會跟這個人合作。

但即使他這樣厭惡常凱申,在淞滬大戰的時候,他也能放下成見,配合果軍軍隊,組建敢死隊,為國浴血奮戰。

其實在蘇乙看來,王雅橋根本不算真正的無政府主義。

他只是反對一切強權而已。

他有一顆永遠叛逆的心,所以他最終不容於世。

王雅橋對蘇乙卻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覺得蘇乙真的是他的知己,是這個世界上最能理解他的人。

兩人談了很多,在蘇乙的有意引導下,最終王雅橋認同了蘇乙的觀點,那就是“兄弟鬩於墻,外禦其侮”。

華國人自己再怎麽鬧矛盾,也是自家的事情,可以在趕走侵略者以後,再好好算算自家的帳。

日寇狼子野心,遲早會兵寇中原,到時候常凱申就算還想綏靖,只怕全國人民都不會答應。

所以,首要敵人不是常凱申,而是哲彭人。

“如果九哥還覺得常凱申才是你最大的敵人,豈非你也和他一樣,攘外先安內了?”蘇乙最後如是勸道。

“耿兄弟金玉良言,我記下了。”王雅橋心悅誠服點頭認同。

蘇乙滿意點頭,這樣一來,王雅橋應該就不會如原歷史一樣,直到死也一直跟常申凱過不去了吧?

日寇占我國土,有勁,應該對外使才對。

當然,漢奸也算是外。

當晚,蘇乙就安排王雅橋踏上了一艘開往港島的客船。

他花巨資買通了船上一直走私煙土的法國廚師亨利,讓王雅橋成了他的幫廚。

王雅橋臨走前,寫了一封留給戴春風的信,因為他已經知道,戴春風正在瘋狂搜尋他。

他讓蘇乙把這封信放在一個指定的地方,會有人轉交給戴春風。

信並未封裝,顯然王雅橋並不介意蘇乙看。

等王雅橋離開後,蘇乙拿起桌上的信看了起來。

“雨農老弟惠鑒,江浙戰敗偕君等去穗復命,爾後分道揚鑣各奔東西,輾轉十年。北站刺宋、廬山刺蔣,數案共發,當局震怒,懸賞百萬購雅橋之首甚急。

雅橋乃一介布衣寒士,辛亥以來以身許國,復興中華。歷受總理遺訓,奔走國民革命致力北伐,生死早已置於度外,爾來數年,東倭日寇侵華緊逼,強占東北,入侵華北,大片國土淪沒,民族危亡迫於眉睫。

一·二八淞滬抗敵軍興,雅橋附十九路軍諸公驥尾,率義軍抗日救亡,炸斃日倭侵滬大將白川,而執政當局久持不抵抗政策,迷戀內戰,夙怨耿耿,限制國人抗日,遂有北站、廬山違命之舉,君等鐘愛雅橋,出面斡旋,約雅橋歸順當局,常老帶轉之事實難從命,君等所持者私義也,雅橋所守者公義耳。

雅橋與當局無歸順與否之存在,願諸君代達,如執政當局苟能改變國策,從而停內戰,釋私怨,精誠團結,共赴國難,雅橋當只身抵闕,負荊謝罪。

匆匆布達。——雅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