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4章、冠軍(第2/3頁)

這是因為大杆子練到極致,也需要以槍尖來感應勁道,然後抖動手腕,瞬間作出反應。

槍法練到極致,其實玩的也是微操。

不單是槍法,任何武功練到最高神的地步,都是要“化境入微”。

所以在原版劇情中,宮寶森讓葉問掰開一塊餅來考驗他。

詠春聽橋的功夫和抖大杆子的最高境界幾乎是相同的武學理念,這一點是在李書文毫無保留傳授給蘇乙武功的時候,蘇乙發現的。

然後他在教學空間裏,嘗試著將兩者相結合,他竟發現以李書文傳授的抖大杆子的方法來練詠春聽橋的功夫,竟能另辟蹊徑,以一種簡易的方式速成。

然後他以此和葉問對敵,實戰磨礪下,竟讓他將兩者漸漸糅合到了一起,這才有了現在讓所有人耳目一新的震撼。

“這方法是取巧的,不得長久!”尚雲翔很快看出了蘇乙的缺陷。

畢竟是取巧,必然是有缺陷的。

以整勁抖大杆子,用的是全身力,而蘇乙單純用臂力,相當於把原本要用全身勁氣駕馭的事情,交給了雙臂,甚至只是持槍發力的右臂。

這樣一來,右臂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不是取巧,是革新!”宮寶森眼神復雜地說道。

這句話,讓李書文等真正能打的宗師們,都心有戚戚,生出悲涼、憧憬等等一系列復雜的情緒。

原本抖大杆子要達到“人器合一”的水平,是要練幾十年的。

原本詠春聽橋的功夫,也非得幾十年苦練才能達到。

但現在蘇乙卻將這一南一北,一豪放、一婉約的功夫,用一種化繁為簡、抽絲剝繭的方法結合在一起,碰撞出驚艷的火花來,使得這兩門高深的武功,只要掌握這種特殊的技巧,就可以施展出來。

哪怕它真的有很大缺陷,哪怕它真的對臂力有很大考驗,但這種創新,誰能說它只是取巧呢?

它取了幾十年苦功的巧!

宗師們練一輩子才能練就的本領,竟能取巧得來,這怎能讓這些宗師們不心生震蕩,心緒澎湃?

相比起其他宗師,宮寶森是知道蘇乙身上有詠春的功夫的。

他很早就知道詠春這門功夫,當年五虎下江南的時候,他就聽說過這門功夫,是南方很小的一個拳種,所習者甚少,但在當地較為有名。

但他也是在蘇乙身上第一次見。

詠春和抖大杆子結合,竟能碰撞出如此奇葩驚艷的效果來,這讓宮寶森心中豁然冒出一個念頭來——南拳北傳!

三年前,他應粵省主席李任潮之約,一手主導了五虎下江南之盛事,轟動整個武林。

只可惜,如此盛事,卻因兩個月後的一場政變,李任潮被常凱申扣押,而被迫終止解散,殊為遺憾。

但雖只有兩個月,卻也使得少林拳、太極拳、八卦拳、查拳等北派拳術得以傳入粵省,在那裏生根開花。

宮寶森一直認為國術要交流融合,最終同歸一流,才是唯一出路。

在北方,因為武士會和國術館的存在,各門各派已經有了同歸一流的趨勢。

但在南方,各個拳種還嚴格秉承著古老的傳統,十分封閉和守舊。

三年前,宮寶森在粵省鎩羽而歸,是想著讓北方的拳種傳到南方去。

但現在,有了蘇乙的啟示,宮寶森突然有了另外的想法,那就是何不反過來,讓南方的拳種傳過來?

“這是個禍害!”突然,馬良的聲音讓宮寶森的遐想回過神來。

他回頭一看,只見馬良咬牙切齒指著台上的蘇乙:“咱們苦練一輩子的玩意兒,卻被這等偷奸耍滑之輩如此輕易就得了,他這樣照貓畫虎,偷工減料的玩意兒,傳給後輩,難道不是誤人子弟嗎?這是奸邪之路,斷不能容!”

此言一出,幾乎所有宗師都眼露厭惡,包括孫露堂、尚雲翔之流。

有的宗師們也許不喜歡蘇乙,也許是名過其實,但他們對國術的熱愛卻是真真切切的。他們是真心希望國術好,希望這個行當能有光明前景。

這也符合所有宗師的利益,因為只有國術發揚光大了,他們這些宗師才會被後輩尊崇景仰,在史書上留下一席之地。

若是國術沒落乃至消亡……

數十年後,只怕就沒人記得他們了。

哪怕是再淡泊名利的宗師們,也絕不願意自己被歷史遺忘,更不願意祖宗傳下來這麽多精妙的玩意兒,最終消失的無影無蹤。

所以他們再不喜歡蘇乙這個人,但蘇乙的“革新”卻絕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而且他們絕對願意促成和推廣這種革新,共同把國術這個“盤子”做大做好。

但馬良同為前輩,在這種大是大非上卻不想著大局,反而仍以一己喜好和個人恩怨為先,第一反應是打壓和排擠,見不得耿良辰出頭,這怎能讓大家不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