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論道(第2/3頁)

“仙緣咱們就別想了,但結人緣、結鬼緣還是可以的。”陳友對桃木劍吹了口氣,比在眼前看了看,察覺有些不對稱,於是繼續削。

“總之呢,修道之人可以不會煉丹,可以不會畫符,甚至拜神捉鬼一概不通都沒事,但一定不能不誦經!”

“你知道為什麽你見了黑影鬼或厲鬼,立馬就被拉入幻境,但我卻很少受影響,即使是受了影響,也馬上就能堪破嗎?”

“莫非就是因為誦經?”蘇乙問道。

“對咯!”陳友笑呵呵揮舞了一下手中桃木劍,放下小刀,“我常誦道經,自然天星照耀,萬邪避忌,鬼魅魍魎的虛幻之術,根本動搖不了我的本性之靈。常誦經書,可以洗凈紅塵濁氣,可以智慧明凈,總之好處很多的。”

“那友哥每天誦經幾個小時?”蘇乙好奇問道。

陳友表情一滯,笑容淡了幾分。

“每年算下來,還是有個四五次的。”陳友淡淡道,“你可別學我,我這是懶。”

蘇乙點點頭,把叉燒包往陳友面前一推:“先吃飯,咱們邊吃邊聊。”

“好!”陳友可不客氣,搓了搓手,拿起一個叉燒包就大快朵頤起來。

兩人一邊吃,一邊把話題重新引到了“超度”上面。

“本來超度步驟是很復雜的,因為一般超度是為了讓亡靈消除業障,早歸地府。”陳友道,“我們得提前七天齋戒,提前三天開陰壇陽壇,既要拜神,也要祭鬼,還要凈壇,準備亡靈牌位、貢品、香燭等等,一樣都不能少,更不能馬虎。”

“然後,才是誦經超度。咱們這一門超度誦經,一般是《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元始天尊說豐都滅罪經》和《太乙救苦天尊說撥度酆都血湖妙經》這三部,如果沒有女亡靈,後面這部也不用念。”

“誦經最短三天,最長不超過七七四十九天,主要看亡靈的業力薄厚多寡。”

“誦經也不能一直念,因為你誦經,對亡靈來說就如烈火烹油,業力燃燒,苦不堪言。要視亡靈的狀況,念念停停。停下來的時候,還要施食化寶,減輕亡靈痛苦,恢復它的靈體……”

“除此之外,還要打發各路孤魂野鬼,免得它們胡爭亂搶,甚至破壞法事。”

“不過,咱們這次超度,各路孤魂野鬼躲都來不及,肯定不會往跟前湊的。”

“而且咱們也沒那麽復雜,一會兒開壇後,你我只管誦經,消除業力,不用管那兩只水鬼撐不撐得住。”

“若是它們撐得住業力反噬,那當然最好,我們積陰德,它們消除業力下地府,皆大歡喜。若是它們撐不住……呵呵,我們降妖除魔,它們罪有應得。”

蘇乙聽得連連點頭,問道:“友哥,誦經時要注意什麽嗎?”

“很簡單的,待會兒我怎麽做,你怎麽做。”陳友道,“你只要跟著我念就可以,我念一句,你念一句,不要分神,也不要加字減字。若是跟不上、沒聽見或者記不住,那就略過這一句。”

“我讓你跟我一起誦經,一是這份功德你也有份;二是這法陣之中的靈力、業力最為洶湧,你提前多加感應,對你以後制符、布陣都有好處。”

蘇乙聽明白了,這就是大神帶菜鳥,他只要打打醬油就好,沒什麽需要注意的,更沒什麽任務。

“在拜師之前,我得先問問你阿豪,你知不知道我們茅山派是什麽跟腳來歷?”陳友問道。

蘇乙點頭:“我略知一二,但只怕有些謬誤,說的不對的地方,友哥擔待。”

“據我所知,茅山派最早是在漢元帝時期,陜西鹹陽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於茅山采藥煉丹,濟世救民,得道於茅山,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魏晉時,南嶽魏夫人得道成仙,於黃庭觀飛升。再後來到了南北朝時的山中宰相陶弘景……”

蘇乙說到這裏,陳友便搖頭打斷了他。

“阿豪,你說的這些,應該都是你從史書傳說中看到的,這些只是表象,並非事實。”

“你既然對玄門有所了解,就應該知道,玄門又分丹鼎和符箓兩派吧?”

蘇乙點頭:“這個我知道,咱們茅山派,就是符箓派。”

“其實哪裏分什麽彼此?茅山也有煉丹法,全真亦有符箓術。”陳友嘆了口氣,“尤其是今日末法時代,大道斷絕,連鬼神都不再顯跡,修道之人早就擯棄門戶之見了。”

“不過你說的沒錯,茅山派的確是符箓派,我茅山成立之初的宗旨便是濟世救民,驅邪扶正。不過在魏晉以前,茅山道士也大多隱居煉丹,以求得道長生。直到魏晉時,南嶽夫人眼見世間妖邪巫鬼作亂,敗軍死將、亂軍死兵,孤魂野鬼魑魅魍魎遊放天地,行威擅福,責人廟舍,求人饗祠,擾亂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