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解成(第3/3頁)

蘇乙騎車直奔前門大柵欄。

這裏還不是後世熱鬧的商業街,而是擁擠破爛的小胡同。

騎車穿梭在胡同之中,蘇乙左右張望著,很快他就發現了目標,車子停在一條不知名胡同巷口處。

左邊第二戶人家門口放著一個鐵絲框子,框子上還拴著布條。

這是報框,布條是方便賣報的跨在脖子上,沿街走路叫賣。

很奇怪的是,從解放到現在,就這幾個年頭的報紙最為盛行,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和活潑。

但再過幾個月,報紙出版業將一片哀鴻遍野。

這時候普通家人想要了解國家大事,報紙是最主要的渠道,權威性也最強。

有錢有身份的人家一般都是全年整訂,有郵局郵差每天把報紙送到家門口,當然,訂報紙也要有報紙票,憑票訂報。

就算是有票,一年二十塊錢左右的費用,讓絕大部分人都望而卻步。

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習慣零買報紙。

想要買報,只有兩種方式。

一是去郵局的零售點,像大廣場旁邊,前門大街和東單、西單等地方,到處都設有賣報紙的櫃台。

只不過這些地方都是國營單位,到點下班。這時候是一點,中午休息的時間,鐵將軍把門,蘇乙也不可能為了買報紙去溜門撬鎖,不至於。

所以他只能選第二種,那就是找遛街串巷的賣報人。

這些人是靠關系從郵局“進貨”,然後拿出來賣,賺取差價。

這時候賣報紙的都特別會吆喝,不光光是吆喝報紙名稱,還要吆喝出吸引人的新聞標題,這樣才能吸引路人“沖動消費”,來買報紙。

賣報人中午也要回家休息吃飯,但他們不是公家人,對於蘇乙這種找上門的主顧,通常不會拒之門外。

“您要買報?”賣報人擦了把嘴,顯然是在家裏正吃著飯,就被蘇乙打斷了。

但他沒有絲毫不悅,還很熱情。

“屋裏太亂,沒處下腳,我就不請您進去坐了。您要什麽報紙?我這就給您取來。”

“都有什麽報紙?”蘇乙問道。

“那就多了。”賣報人笑呵呵報出七八樣報紙來。

蘇乙想了想,道:“京城晚報、工人日報、人民日報各來一份,另外,這三份報紙有之前剩下的嗎?”

“有,都有,你要舊報紙?”賣報人問道,“舊報紙我統統給您算兩分錢!”

新報紙也就是五分錢左右,舊報紙相當於廢品,一分錢給人都沒人要,這賣報的只是下意識擡價錢。

但蘇乙懶得為一兩分錢多浪費口水和時間,直接道:“近四五天的,都給我拿來!”

賣報的狂喜,急忙應了一聲回去取報紙了,不一會兒就取來一沓報紙。

一共花了四毛五分錢,蘇乙交錢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