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升官了

未央宮前殿,早朝。

天色還未全亮,朝臣們依次走入,分文武兩列。

天子坐北朝南,大臣面北與皇帝相對,文臣站東,武將列西。

也就是文臣在皇帝的左手邊,武將在右手邊。

歷史上漢武帝以前,還沒完成強大的中央集權,官員上朝,有列席的資格,至少三公可以。

但眼下的漢朝早早就完成了朝列改革,所有朝臣都需要肅立,統一穿文武朝服,只有皇帝坐在殿內。

這種變化,別問,問就是始皇帝改的。

此時朝臣先進入前殿等候,文臣以丞相公孫弘為首,禦史番系,太常周平,大行令李息,足有百多人,各自分管不同事務。

武將以大將軍衛青為首。

衛青下首那個身影,朝野群臣,不論文武,入殿時幾乎都會下意識往他的方向看上一眼。

十七歲就站在武將第二的位置,暫代郎中令,掌長安衛軍。

這個位置有多顯赫,人盡皆知。

大漢腹心之地的安危,可以說全在這少年手裏。

許多大臣心裏的滋味難以言喻。

大殿後側的廊道上,傳來沉穩的腳步聲,劉徹一身皇袍,從後方走了出來。

群臣同時給皇帝稽首執禮,後世的‘朝拜’一詞就來源於此。

“有事起奏!”董旭有些尖細的聲音響起。

霍去病臉上不動聲色,其實精神微振,等著開始看群臣表演。

臣子的群體代表著各行各業的聲音,同時,也代表著各自的利益團體。

朝會上群臣發聲,內容涉及整個漢境,包括各地的農牧,水利,軍事,稅收等等。

“陛下,隴西郡六月至今無雨,祈朝中派陰陽家前去梳理天象,降雨以豐產。”

大漢每年都有陰陽家布設陣列,聚雲成雨的事情,可以讓各地風調雨順。

“陛下,南海郡查貪公一事,已牽連到郡府的主簿,證據確鑿,請陛下定奪。”

禦史番系出列道:“另,太學有五經博士奏,請命增設人數,廣開學舍,在各郡推行。”

九卿中的大農令,也就是秦時沿襲下來,掌國之財稅的治粟內史,是個模樣清雋的老者,也出列道:

“近來鹽、鐵,印錢皆有浮動,比上兩月明顯高出……”

“臣亦啟奏,淮河沿岸需整修加固水壩,以禦水患……”

文臣一條條啟奏,提及各類事項,無形中就會讓武將出列時,沒有足夠的‘中央財政’可分配,不知不覺抑制了武備的增長。

這就是朝會,看似在啟奏各類事情,實則暗藏機鋒,某些意圖悄然展開。

皇帝如果做不到洞悉真知,同樣會被這些大臣無形中左右。

這段時間邊關不寧,群臣都知道,朝會上還比較規矩,克制。

若在平時,比現在要精彩的多,暗中的手段不在少數。

“陛下,當前各部急需用度,此前定襄北之戰有諸多儲備之物結余,可收歸國庫,另做分配,以充用度。”大農令續道。

劉徹避而不答,轉而看向霍去病:“朕晨起便聽聞昨夜北關又遇匈奴來偷襲?”

霍去病收到的消息,劉徹也早就收到了一份。

他出言問霍去病,是君臣間的默契,讓霍去病出來說話,配合他的意圖。

“匈奴的一支萬人隊昨夜奇襲漁陽,上谷兩郡交界地,被北關將勇用計誘入空城,盡殺之。”霍去病道。

整個朝堂立時安靜下來,群臣的耳朵卻是悄悄豎起,認真聽講。

“殲敵多少,我軍折損多少?”

“匈奴被誘入城中,我軍列隊城頭,以盾陣在前防禦,弓弩手輪列射襲,全殲來襲匈奴萬騎,首領當戶亦斃命當場。我方戰損三百七十二人,多為流矢透過盾陣縫隙射入,以及入城清剿收尾時所傷……”

殿內先是一靜,旋即大嘩。

斃敵萬余,自家折損不足四百?

這是北關一夜間完成的?!

“敵我折損如此懸殊?”

周平眉頭微皺:“這個數字是只有北關禦敵將士自行清點,還是各部聯合?冠軍侯收到過幾次數字匯總,都能相合嗎?”

敵我戰損數量的對比之驚人,不止是周平,其他文臣也大多錯愕難信。

“太常麾下,廷尉,大農令,少府下轄會在今日上午收到確認的戰損數字,是各部在北關聯合清點。”霍去病淡定道。

各部有專門在北關負責記錄功勛的吏員,因為涉及到支出,所以層層監管。

“此戰由何人指揮?”公孫弘目光炯炯,看向霍去病。

“臨戰指揮為北軍中尉張次公。”

霍去病並未解釋其中詳情,劉徹自然知道,群臣卻是大感意外,竟是張次公。

這位北軍中尉一夜間立下如此煊赫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