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詔歸原因,歷史軌跡(第2/2頁)

他當年白登之圍受困,據說也有這種氣息作祟。

高祖事後和張良,蕭何等重臣商量,查閱諸多古時留下來的典籍後,認為這是薩滿之神留在草原上的一種布置,和我漢人的陣列相似,能聚集天地之力,催發草原上的某種天象,氣數變化。

此後數年內,草原上的萬物都會進入一個蓬勃生長的豐產期,以助力匈奴。

草原人則認為,這是薩滿之神以其靈寐庇佑著整個匈奴部族。”

“而匈奴大將苣都執掌的天魂部,在這個時候歸來,更是和這種征兆相互映襯,足可讓草原上氣象一新,穩定匈奴王庭被擊潰的頹勢。

據聞天魂部還有一支隊伍,專事刺殺。

他們的匈奴三魂命修之法,能讓人防不勝防。”

一旁的內侍董旭在皇帝的授意下,說話道:

“前日,北關城頭有人射過來一張皮卷,指明說要襲殺冠軍侯,且準確說出了冠軍侯的行蹤。”

“郎中令身邊兵馬不多,且公主也在。而伊稚斜想重整各部,親手擊潰其王庭的郎中令必首當其沖。

這是讓郎中令回來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和繡衣的人,出南海,探訪先秦當年流傳的海外仙山路徑有關。”

大漢宗室對前秦的一些事,始終抱有很大興趣。

諸如秦皇當年多次出海尋仙,後來秦皇駕崩,秦朝一夕間分崩離析……還有秦皇留下的海外仙山之秘等等。

多年來,繡衣前身的密偵,一直有隊伍在探查相關。

劉徹或者說皇家宗室,應該是掌握了秦時某些不為人知的東西,所以始終孜孜不倦的進行尋找。

霍去病數月前擔當皇帝侍中時,也參與過幾次相關事情。

“他們在海外的一座島上,發現一靈獸產子,母獸當場身死。

幼獸被剖腹帶回來,陛下想著還是交給郎中令或公主殿下來養。”

霍去病心忖:當初把大貓給我的時候,皇帝也是這麽說的,養到這麽大,也沒看出哪裏有靈獸特征。

“那幼獸這幾日要睜眼,所以需要你們回來一趟。”

劉徹看了霍去病一眼,親自道:“另外,你舅母衛氏染疾。三日前昏厥,至今未醒。”

霍去病驀然色變。

他對這位舅母的感情不輸親生母親,畢竟幼時在衛青家裏長大,且其好好的,怎麽會突然染疾?

霍去病的第一反應是人為的……

更讓他心驚的是歷史上,這位舅母也是無聲無息的身故。然後……平陽公主嫁給了衛青……

“我離開長安前還去看過,前後十余日,舅母怎會突染重疾?”霍去病臉色有些發白。

劉清也跟著吃驚不小。

“朕已讓宮裏的醫侍,還有洞悉陰陽天機的姜堰去看過,並非被人所害。衛卿和皇後也都說,你舅母家中,其父四十八歲上也曾有過昏厥經歷,纏綿病榻後喪。”皇帝說道。

這才是他和衛青讓霍去病回來的主因。

沒有提前告知,否則人在路上,除了擔憂,沒任何用處。

霍去病起身深鞠:“陛下,臣想先去看望舅母。”

“你去吧,其他事改日再說。”

劉清也起身手提裙角,跟著霍去病匆匆離開了未央宮。

大將軍府,宅內的寢殿。

衛青生出感應,迎了出來,正好看見霍去病和劉清從外走進來。

“公主殿下。”

“舅母如何了?”

“三日前暈厥時我不在家中,接報後從宮裏回來,三日來一直如此。有時會昏昏沉沉的呼喚衛伉、不疑、衛登,還有你的名字。”衛青臉帶愁緒。

衛伉、衛不疑、衛登是衛青家中三子,最小的衛登才兩歲。

霍去病走入內寢,便看見榻上的舅母身上搭著薄被,臉頰圓潤,雙目閉合若熟睡,但呼吸較平時細弱。

霍去病靠近握住舅母手腕,往內推送體內氣機,遂發現一切正常,體內臟腑運轉沒任何問題。

“我怎從來不知舅母家中有此宿疾之症,舅母之父是得此症離世?”霍去病低聲問。

若有人加害,衛青的修行應該不會看不出。

若沒人動手,真是宿疾,時間未免太巧了。

霍去病念頭起伏。

“我這有一顆安魂丹你給舅母試試?”

劉清從腰封裏取出一個貼身的小玉盒,遞給霍去病。

“沒確定是什麽情況,先不忙著用藥。”

霍去病心頭倒是一動,想起或許可以用自家的‘掛’試試。

他意識裏,古井內靈韻蒸騰。隨著他的修行增長,井內散逸的靈韻越來越濃郁。

就在霍去病嘗試將古井內的靈韻,送入舅母體內時,那井內氣機分合,忽然有幾幅浮光掠影般的畫面,與霍去病的意識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