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槍杆子是硬道理

歷史上漢在西域設“都護”,要比現在晚了數十年。

而都護是漢在西域的最高長官,相當於漢地的“郡都尉”。

“都尉”就是一郡太守的副職,掌管軍事。

其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確保絲綢之路暢通。

漢派到西域的“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三十多個國家。

各國從驛長往上、各級監、吏、百長、千長、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都要佩漢印綬,確認是漢的官員。

但在歷史上,西域各國維持自制,並未削減國號,所以後來有過多次反叛。

其中的焉耆,龜茲等國,甚至發兵攻打過都護府,殺了漢人都護,重新自立。

而眼下的長安風雲匯聚,形勢和歷史上大有不同。

河西之戰,漢擊潰匈奴,威懾西域諸國,過程比歷史上消耗更小,取得的戰果更大。西匈奴徹底歸降後,皇帝,包括霍去病,都想要做的更徹底,完吞西域。

削他們的國號,不允許從屬國以國自稱。

從此之後,只有一個強漢,西域也都是漢民。

且要打亂他們的地域性聚集方式,讓西域各國失去獨立自制的基礎。

當然,事情要一步步來。

長安的傍晚,夏風徐徐。

冠軍侯府成了長安最熱鬧的地方,車馬如織,賓客如雲。

府邸內,董仲舒,太常周平,李蔡等數人提前過來,在侯府的一座偏殿聚集。

侯府設宴,各方都知原因。

參與其中的人,注定將隨著西域的回歸而名留青史。

董仲舒等人都拿出了空前的熱情。

要知道西域歸漢,某種意義上,相當於開國之功。

西域國家之多,涉及的人口,商貿等收益,帶來的影響,確實不次於開疆再建一國。

西域回歸的過程,能參與其中,分得一份氣運,對修行亦有巨大好處。

董仲舒甚至有些後悔,沒有更早,更全力的推動參與進去。

拓國千裏,古今無一,除了皇帝,以霍去病獲得的氣運最厚。

等到西域正式歸漢的那一刻,霍去病將因此得到什麽?

董仲舒每每想起來,皆感覺心熱。

“西域諸國,因為地緣關系,大概可以分成五個地域性的集體。

其中龜茲,姑墨,溫宿等幾國位於西域中央,霍侯所行,已讓這幾國同意歸漢。剩下的國家,又可依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來劃分。

眼下以位於北向的焉耆國,烏貪訾,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四國相對重要。”

董仲舒坐在偏殿內,發表觀點道:

“焉耆,烏貪訾,車師前後國相連,給烏孫形成了屏障,得此四國,可在戰略上遏制烏孫。讓其不得不歸附。

而烏孫為西域第一強國,若烏孫歸漢,其余各國皆要從之,連想要觀望的資格也不會再有。”

董仲舒看了眼主位的霍去病:“霍侯以為,我所說可對?”

霍去病一身戎裝,道:“夫子說的沒錯。”

“不過,還可以更直接些。

不拿出實際行動,西域諸國很難徹底歸漢,即便一時形勢所迫,歸漢後亦難求安穩。

今日開宴其實是一場博弈,戰場在西域,決勝卻是在長安!

以烏孫的國力,不會主動歸降。既如此,可直接出兵破之。”

周平笑道:“霍侯想的過於簡單了,不是什麽事都要靠動武解決,畢竟我們後期要統治西域,眼下妄動刀兵,不利於陛下的統治。

西域新入我大漢,有些道理還是要講的。”

“講道理?”

霍去病道:“太常是因為西域曾被匈奴欺負,覺得他們弱小,把他們想的太好了。實際上西域諸國之間往昔亦曾彼此征伐,刀兵不斷,沒有哪個是善良之輩。”

周平道:“但陛下也希望能盡量說服這些西域人?”

霍去病:“陛下說盡量不動刀兵,但同時也要打壓一部分,恩威並施,而非一味的勸降與其談判。

若單靠談判能收歸西域,我們何必留四萬大軍在玉門不收回來?

槍杆子出政權,才是硬道理,其余都是虛的。”

周平張了張嘴。

他不認同霍去病直接‘動粗’的提議。

但如今冠軍侯鋒芒之盛,西域又是他一力打下來的。周平到底沒敢當眾反駁,將求助的眼神轉向董仲舒。

董仲舒卻是品出幾分味道,低聲呢喃了兩遍槍杆子出政權才是硬道理:

“這話說得沒錯啊,我們與西域諸國的談判合議,確是建立在強大的武力前提下。

若沒有霍侯擊潰匈奴在前,絕不會有任何一個西域國主主動來長安。

這麽說,霍侯還有其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