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刀出,不可一世

“沒必要過於擔憂,我們身毒內部的教派鬥爭難道少嗎?”

滅諦接道:“往昔那些部派用盡手段,謀奪聖舍利,有誰成功過?”

滅諦的經場在摩揭陀國,距王舍城不算遠。

他對王舍城的情況更為了解。

此時外邊的銅俑衛正嘗試殺進來,但犍陀羅曾是空三昧的經場。

幾巨頭催發佛光,融入城內信眾的力量,俑衛一時還無法破開佛光。

幾人都看向滅諦。

“聖城一直都是所有問題的核心,經,律,論,三藏聖徒曾親口說如是魔來,正是降魔契機。”

“你是說三聖徒預見到了會有魔擾襲聖城,並做好了安排!”

滅諦道:“沒錯,他們既然有準備,就無人能撼動聖城。”

隆音震耳。

十二俑衛在持續撞擊犍陀羅城的光壁,光壁上已有經文開始崩碎。

“我們匯集眾生的念力加身,引業火焚燒他們!”

幾巨頭同時催動背後的佛光,周邊顯出無數信眾的虛影。

滅諦則化出四面八臂,體外燃起降魔業火。

正此時,俑衛已破壁殺了進來。

……

摩揭陀國。

聖河南岸的王舍城。

這座身毒聖城造型方正,城內有一座舍利塔,圓柱形底座,球形的塔身,半球形的穹頂。

整座舍利塔顏色潔白,高大嚴麗,佛光厚重。

塔外佛舍內,有一千二百五十名佛家弟子常住。

在塔外還有一處迦蘭陀竹園精舍,景致絕美,草木蒙上淡金的顏色,芬芳馥郁。

舍利塔底層,坐著兩名老僧。

他們是聖城的守護者,也被稱為聖徒。

而一旦接任成為守護者,終生只能在三座城池活動,即摩揭陀國的比丘,華氏城和王舍城。

經藏,律藏,論藏三者成為聖城守護者之前,也是七巨頭出身。

成就空三昧,四聖諦,而後轉為聖徒,守護聖舍利。

七巨頭是顯世修行,三聖徒則是隱世修行,返璞歸真。

比之佛光護身的七巨頭,眼前這兩個聖徒容顏蒼老,滿臉褶皺,普通的宛若常人。

“今晚我一直無法靜心入定,看來有劫難將至。”

“嗯,古經上有過記載,佛陀曾神遊諸國。在我身毒東北的象國之外,還有一東土之國,山河蘊秀,地脈藏龍,是大國。這次的劫數就從那個方向來。”

“殺機如此之盛,是入了魔障的東土人。”

“既為我見,當有此劫……威脅到聖舍利,理該除之。”

“毗奈耶律在華氏城,會不會出事?”

“毗奈耶律修的是律藏,掌我佛之律規,難道還有邪魔能破壞佛律?

有他在,華氏城不會有事。”

兩個老聖徒短暫交談,遂雙目閉合,宛若入睡。

……

在神州的春秋時期,身毒的聖河平原上,已經建立起許多城鎮。

當時北身毒有十六個小國,最後統一成為一個被稱作“摩揭陀”的王國。

華氏城是摩揭陀國的王都,城池長約三十裏,寬約六裏,總體呈長方形。

其矗立在聖河平原上,巍然如一座山脈。

城周環有寬闊的壕溝,城墻四面建有以百計的城樓兵塔,全城有大小城門六十四座。

相傳阿育王的皇宮花園裏,養有一只孔雀神鳥,是佛教護法明王的原身。

城內綠樹成蔭,景色華美。

阿育王成為佛教徒後,在身毒到處樹立石柱。

柱上刻著法律及佛教信仰的具體內容。

華氏城亦延續了這種風格,城內散布著許多記錄各類事情的巖壁和粗大的石柱。

“傳來的消息說有人在兩時之前,突襲了比丘城,哪來的敵人?”

華氏城的城頭,守軍奔走忙碌,進行布防。

他們已收到消息,比丘城遇襲,敵人來勢洶洶,迅速擊潰了守軍防衛和城內的佛殿。

其破城速度,匪夷所思。

更驚人的是,交鋒後對方沒有一具屍體留下,全員撤走。

這說明對方在破襲比丘城後,是零傷亡。

消息傳來,華氏城一片嘩然,難以置信。

“對方是什麽來歷,到目前仍不清楚。”

“比丘城離我們有數百裏,且沿途雄城不在少數,何必急著布防我華氏城?”

“新傳來的消息,是那支隊伍能進入虛空,有妖魅之術……”

幾名守軍將領,在城頭低聲議論。

這時,他們忽然聽到城內吹響了戰號。

大批守軍,象隊,馬隊,戰車隊快速列陣,打開城門後出城往東去。

“出什麽事了?”

“發現那支來襲隊伍的蹤跡,在距離我們一百七十裏外的支摩可那城出現。傳下來的命令讓我華氏城的王部兵馬,過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