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4頁)

直到一切結束,沈世安才忽然意識到,女兒是真的長大了。

他難以估量,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她花了多少功夫精力,思考、整理……

夜間他與夫人抵足而眠時說起這件事,都有些不可置信。

或許,孩子們的變化總是在一夜之間顯現出來,叫父母猝不及防,悵然若失,又引以為豪。

晨間空氣晴朗,巷子裏的某個小園也罕見地在這個時間點打開了大門。

魏漁魏漁戴著鬥笠徐步而出,擡頭看了看雲層後明亮的紅日。

今天又是個好天氣。

想到昨日某人的高興,似乎也有一股不知何處而來的喜氣縈繞著身周。

今日魏漁興致頗高,打算趁著清晨人少,去集市買些用品。

然而到了集市上,魏漁卻發現,人群比想象中要多出許多。

他退卻地止了步子。

目光從鬥笠下落到不遠處的告示板上。

他便發現,許多人圍在告示板旁邊看了一會兒,接著便爭先恐後地湧進集市。

魏漁慢慢走過去,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人少的時候,湊近看了一眼。

告示板上張貼著官府的公告。

原來今日午時過後,菜市上的糧肉都要漲價。

因為北方大寒,糧食供應出現了短缺。

恰逢年關,糧肉漲價並不罕見。

因此這份公告下的解釋,並未引起多少人注意。

魏漁卻頓住,凝神了半晌。

直到身旁人群再度變得擁擠,魏漁才側著肩膀從告示板前離開。

目光不由自主,眺向更遠、更高的樓宇,宮廷的方向。

北方大寒。

像極了沈遙淩說的那個預兆。

……是碰巧嗎?

宮宴是特殊的恩寵。

平常若是陛下留臣子在宮中吃飯,叫做“賜食”,此時稱作家宴,則是為了模糊這種誠惶誠恐的氣息。

除去皇恩浩蕩,宮宴通常飲饌極豐,有光祿寺掌酒醴、膳羞之政,還分出四署來分別掌供祠宴朝會、祭祀庶饈、五齊三酒及醢醢之物,用菜用點常常多達二百余款,因此故也常常使人津津樂道。

每一年來宮中參加家宴的官員還會談起去年、甚至更往年的宮宴菜品,描述起來如數家珍。

據傳,先帝在時排場更為鋪張,食官最高時曾多達兩千多人,而到了陛下即位後已經節儉許多,但家宴的場面仍然十分震撼,且每年都花樣不同。

沈遙淩隨著父親母親被宮婢引至座位旁,乖巧地坐下。

席間熟人不少。

左邊,喻綺昕若有似無的目光一直落過來。

不遠處,鄭熙瞅見她,一直踮著腳往這邊看,似乎想走過來的樣子。

沈遙淩無意與他們打招呼,拿父母當擋箭牌,低頭玩著盤子,假裝看不見。

不過,父親母親也不能一直陪在她旁邊。

現在時辰還早得很,家宴算作午膳,這中間大段的時間則是用來給臣子們交際、敘話。

沒過一會兒,大人們攜著夫人走動交談起來,年輕的孩子們就被剩在了一旁。

這其中卻不包括鄭熙和喻綺昕。

鄭熙是嶽平侯家的長子,又是唯一嫡子,自然要被帶著交際。

喻綺昕則是喻家炙手可熱的才女,她前陣子研究出一個“識舌板”,做出了各種病狀的舌苔模型,可以幫助醫師快速分辨病症,並做了數百件免費贈給京城所有醫館,收獲了無數贊美和感謝。

不知說了多少遍大差不差的客套話,饒是喻綺昕也笑得面容有些發僵。

剛想退下去稍作休息,卻聽父親疑惑地低喃出聲。

“寧玨公主今年又沒來?”

喻綺昕習慣性地順著父親的目光看去,視線盡頭是寧澹的身影。

他身邊並無長輩,只帶著一個仆從。

榆樹高大繁茂,金白晝光將樹影一半打在朱紅宮墻上,另一半打在少年同樣寬闊的肩背上。

喻綺昕閃了閃神,接著變色。

一看到這人,她又想起那什麽疙瘩山葫蘆寺。

可笑的是,她後來還真派人去尋過這個地方,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果然是寧澹有意戲弄她。

平常見這人以為多麽孤高,沒想到也會開這樣惡劣的玩笑。

喻綺昕面色燥紅,又按捺下去,撇頭不再看他。

對父親低眉道:“女兒去喝口熱茶。”

“不急。”喻盛平拉住她,使了個眼色讓喻綺昕看那邊,“寧公子到了,你去同他說說話。”

喻綺昕癟癟嘴,想要推拒。

卻先一步被喻盛平給制止了。

壓低聲音道,“莫要掉以輕心,寧玨公主現在看似隱退,實際卻並未失勢。你記著,只要寧玨公主還在,你就得跟緊寧澹。”

喻綺昕心底一顫,說不清是什麽滋味,點頭應了聲“是”。

喻盛平方才展笑,摸了摸女兒的鬢發:“乖。”

喻綺昕深吸一口氣走到寧澹身旁,朝他微微矮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