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5頁)

平日裏輕易難得見到。

偶爾有掛診的,都是要運氣極好才能碰得到。

再加上,這些學子中,有一些是在醫館裏坐過診的。

很快就被人給認了出來。

人群中一疊聲地傳著,“那是陳小大夫!”“那個是小王大夫吧,給我開過方子的!”

這一聲聲的“大夫”,平時聽著索然無味,還有些膩煩。

可在此時,顯得分外有榮耀感。

似乎終於能使人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一份了不起的事業。

受人尊敬和崇拜。

醫塾的學子們便一邊看診,一邊朝外面圍觀的人點頭招呼。

時不時說一句:“請幫我們投票。”

就這樣輕輕的一句,就引起熱烈回應,許多百姓即便排不上看義診的隊伍,只要聽人說這是哪位哪位好大夫,也就立刻去義不容辭地投了一票。

醫塾的秤盤瞬間就積攢了許多碎石子,壓下去一截。

堪輿館的秤盤甚至還空空如也,被高高翹起。

醫塾那邊時不時有戲謔的冷眼投來。

堪輿館的學子們終究有些臉上掛不住,退縮了幾分。

沈遙淩輕聲安撫。

“沒關系。”

“我們之前不是說過了嗎。就算贏不了他們,這也是給百姓們證明自己的機會。只要能有一個人在今天覺得我們學的東西有用,也是很好的事。不是嗎?”

同學們又連連點頭。

仿佛吃了顆定心丸,也不再看醫塾那邊的情形,按部就班地擺弄起自己面前的沙盤。

圍觀的百姓眾多,總有些趕不上趟的,又或是身體康健,不需要看診的,便到堪輿館這邊來看熱鬧。

只見一條條長桌上擺滿了沙盤,頓時覺得有些新鮮。

湊近了一看,做得還頗為精致,裏面有田壟、有水井,還有稻谷和小麥。

有人樂道:“嘿,你們不是學堪輿的麽,怎麽折騰起這些。你們倒是去給俺看看風水啊。”

其余圍觀的人也笑了起來。

就是啊,大多數人都覺得學堪輿的就是風水半仙,怎麽弄些這樣的玩意,看不懂。

安桉心直活潑,也跟著咯咯直樂。

樂完了道:“不會呀,我不會看風水啊。”

那人見她小姑娘聲音甜,笑容也喜人,又接著調侃:“那你們會什麽啊?”

安桉指著沙盤:“請看。”

她面前的沙盤裏挖了一個又一個坑,裏面蓄滿了水,像是湖泊。

她指著道:“你們看這個像不像沔陽湖呀?”

沔陽湖是京城附近的一口大湖,有兩條支流匯聚其中,對當地人來說自然也是熟悉。

“這,俺怎麽看得出像不像。”

“不像!沔陽湖哪有那麽大!小姑娘家家,胡說八道呢!”

眾人又一陣哄笑。

安桉也不惱,脆脆說道:“這是百年前的沔陽湖呀,書上畫了的。”

她點了點一旁掛著的一幅輿圖,泛黃的紙張上,果然畫著與沙盤中形狀相類的湖泊。

上面蓋著官府的戳,又清清楚楚地寫了“沔陽湖”。

先前嘲笑她的人收了聲了。

安桉拿起一團濕濕的黏土,捏成一條田壟的形狀,擺進了沙盤上的“湖泊”邊緣。

又以此類推擺了更多“田壟”,漸漸的,“湖泊”變小了許多,其中纖陌交錯,已然有大半成了農田。

“‘自前朝以來,湖底被墾為阡陌,且各修堤坃障之,盡占水道。’這就成了現今的沔陽湖。”

“最開始,修堤坃是為了防水患,現如今,農田越占越多,上遊河水下來無處可去,不僅沖垮農田,還會波及附近屋宅。”

說著,安桉拿起一杯水,倒了些許進沙盤的“河流”之中,果然剛放進去的“田壟”立刻被沖開,湖中水滿溢出來,打濕了一旁的沙地。

“啊,你這樣說咱就懂了!”人群中有人回應,“我二姑住在沔陽湖附近,官府正收他們的田呢!”

眾人也嘰嘰喳喳討論起來。

這事兒他們知道,就是從前年開始的,被收了田的人不在少數。而且鄉裏鄉親的,誰家有事兒,都是奔走相告,聚起來幫忙。

被收走田地,是要了農民的命根,就為了這個,鬧出過不少事。

原先只道官府黑心,這下卻有些明白為何要拆堤坃了。

留著命總比留著錢要強。

“行啊,有點意思……你們不是大官人家的娃娃麽,還學種地?學得還怪好哩!”

王傑揉了揉鼻尖道:“不是不是,我們學的是地學。地學原本就能輔佐於農學,你們真正種地的人才是農學的專家,我們只能幫幫忙。您看,我們能告訴你們水怎麽來的、土怎麽養的,你們要是來問我們這些事兒,總比去問神仙要風要水來得強吧。”

這話聽著舒心,嘩啦啦一陣響,堪輿館的秤盤裏也多了一把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