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頁)

寧玨公主說完,看寧澹的神情,不由得咳了幾聲,悶聲道:“有沒有在聽?”

寧澹擡眸。

“聽見了。”

他站起來替母親輕拍後背順氣,“母親保重些,養病,不要多慮。”

公主微微皺眉。

她大病初愈,這孩子卻每日心事重重,像是多了什麽無法言說的煩憂。

難道她昏睡的這陣子,發生了什麽別的事?

可是她私下裏叫來羊豐鴻盤問過好幾回,也什麽都沒問出來。

“總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寧玨公主再三叮囑。

寧澹不怎麽想應,但還是點了點頭。

經歷了母親受傷一事,他忽而發現有許多事情,自己從前想的太簡單。

或者說,因為不屑於去想,所以從未留意過。

陛下平日裏對母親的看重和疼愛不似作假,但到了母親性命垂危之時,陛下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抓住關鍵時機,穩住他們這一支。

而母親蘇醒之後,雖然細細過問陛下的態度和反應,卻只是為了判斷陛下到底有多麽愧疚,再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

他們都這般冷靜,襯得寧澹現在倒覺得,自己很不合群,竟然能堪稱多愁善感。

沈遙淩分明已經說得那般清晰,他卻還是不想接受。

他覺得沈遙淩是個極具天賦的騙術家,分明是她先接近他,她先喜歡他,先哄得他開心,用柔軟的情意誘哄他以為他們心意相通。

然而在他們能夠永遠在一起的時候,她忽然放開手,一點也沒有留戀。

從前他一直習慣性地由沈遙淩引領著,她想如何他便如何,所有步調都由她掌控。

但現在他不會再輕信她的任何一句話。

她說的那些他全都聽不懂,她想要的一刀兩斷他也不想要。

沈遙淩是個騙子也好,對他一時沖動也好,現在想要別的東西勝過他也好,他都不在乎。

他或許有些生疏,但只要向著沈遙淩走去,方向總不會錯。

從前他總是想知道沈遙淩是怎麽想的,那是因為他以為沈遙淩喜歡他。

現在他不需要再聽沈遙淩說什麽,沈遙淩既然說那是“癡纏”,那從現在開始換他癡纏沈遙淩。

沈遙淩可以膩煩他,也可以試著再來驅趕他,但只要她還沒有喜歡上旁人,他就不算輸。

-

朝堂中的消息一旦定了下來,便傳得比風雨還快。

沒過多久,沈大人也聽說了陛下要派遣一隊人馬出使阿魯國的事。

這就已經幾乎是板上釘釘。

沈大人心事很是沉重。

夜裏怎麽也睡不著,和沈夫人一起秉燭對坐。

他重重嘆氣,又咬牙。

“此事還得勸乖囡再三考慮。”

“怎麽勸?”

沈夫人自己當時也很不能接受,現在看著夫君發愁,又有些隔岸觀火,涼涼瞅他一眼。

“當時鼓勵她、還幫她去跟皇帝進言的,不是你?”

“這!”

沈大人慪得難言。

這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過沈夫人也只是故意嗆嗆他出氣。

轉而又道。

“遙淩的主意誰能輕易改得了。你們朝中究竟是如何說的。此事到底危不危險?”

“誰也說不好。但陛下這般籌劃,已經是最穩妥的了。”

其實對於這次出使,朝中也爭論不休。

有激進之人認為大偃國威凜凜,阿魯國誠心進獻,根本不必畏首畏尾。

也有保守之人認為阿魯國彈丸之地,實在沒有必要親自派使臣前去,連帶著懷疑批判了所有“西域論”之說。

由此可見,此次出使阿魯國的成敗確實決定著朝中風向的改變。

進而也決定著“西域論”是否能成真。

沈夫人定定出了會兒神。

“那,你要拿什麽去說服乖囡?”

乖囡的心,早已不再他們這個家裏小小的屋檐之下。

她向往的鴻途和遠方就在眼前,他們即便身為父母,又如何才能狠得下心捆綁。

沈大人也愣怔了好一會兒。

接著用力往腿上一錘。

“若是早知今日,我——”

沈夫人伸手過去,攔住了他。

昏黃的燭光下,穿著同色單衣的一對夫妻坐在一起,溫言細語。

“罷了。”

“事已至此,不如想想辦法,如何讓乖囡好好兒地出去,好好兒地回來,在外面也能玩得開心些。”

第二日,沈府便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

阿魯國須得從燕州坐船,從京城去往燕州尚且路途迢迢。

沈家從底下馬場精心挑選來二十匹精壯大馬,每一匹都油光發亮,用來護送沈遙淩的馬車。

又從江湖中招攬了二十名武林高手,全程保護沈遙淩的安全。

仆婢更是如雲,吃穿住所需要的物件能帶的都帶上,光是要裝下這些物事就要再多準備五輛最豪華的馬車。

一路上的補給更是不用愁。沈夫人娘家身為鼎鼎有名的江南望族,自己手裏就握著幾個錢莊,更不用提兄弟姊妹經營的,愛這一路上綿延不絕,介時通通向沈遙淩打開,想要什麽,缺什麽,隨時去提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