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3頁)

她當時應該也不是這個意思吧!

為何寧澹的語氣裏,像是有些委屈。

還沒等她想明白,寧澹已經放下手臂走開。

十分冷淡地進了屋內。

怎麽這樣。

沈遙淩無奈,只好小跑幾步,跟在了魏漁身後。

他們隨著阿魯國前來迎接的使臣穿過街道與鬧市。

阿魯國是一個小島國,這是一個非常美的季節,海浪拍岸,白色的浪花與遠處白色的建築相得益彰。

民眾們穿著簡單,有的只拿一件簡單的袍子從肩頭裹到腰際,大部分人的衣裳都是灰黃色,鮮見有亮色。

這個國家的染料要麽很稀缺,要麽就被權貴掌握在手裏。

沈遙淩正想著,沒留神一個小孩子跑過來撞在她腿上。

那小孩跟別人追逐打鬧著,仰起頭看她,眼皮很深,棕色的眼珠很大,一笑咧出兩顆正好缺了的門牙:“洛巴!”

沈遙淩連忙回:“阿斯。”

前方引路的使臣回頭,眼底有些驚喜。

用不太熟練的大偃話道:“這位小姐,你會說我們的語言?”

沈遙淩搖搖頭:“只不過是路上學了兩句。”

抱歉和沒關系這種句子,還是經常能用到的。

“謝謝。”對方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我很高興,我們的國主也會很高興的。”

沈遙淩只當他是客套,也禮貌地露了個笑。

阿魯國主迎接他們的地方在王宮門前。

王宮建在丘山頂,這一路上都是綿延不絕的石階,所以沒有辦法乘車。

阿魯國主身上雖著王服,頭上的冠冕卻有些奇怪。鑲在其上的並非明珠或黃金,而是瓦都裏教的徽識。

這是個神權和王權一統的小國。

因為國家小,人口少,這倒也不算意外。

魏漁身為外派使臣,上前一步將陛下的手諭拿出來,當眾宣讀後,呈給阿魯國主。

阿魯國主聽完譯者的傳達,雙手合十似乎表達了一些感謝,然後張開雙手。

“歡迎你們,遠道而來的朋友。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這座島上最尊貴的客人。”

國主面上洋溢著歡欣的笑容。

他們的房間被安排在王宮之中,整座王宮都由完整的白色原石打造,為了盡量不切割原石,有的轉角處甚至還保留著突起,過道時而變得狹小,但對於王宮中的人來說,似乎絲毫也沒有覺得礙事。

他們對石頭的尊崇真是無處不見。

沈遙淩跟著魏漁進了另一間殿宇。在來的路上,他們已經發現,阿魯國不僅與大偃有來往,與其他的周邊島國也都有船只航道,但卻一艘商船都沒見過,他們需要弄明白這是為什麽。

阿魯國主神秘地笑笑。

“因為我們不需要金銀。”

譯者這樣說著。

“我們的民眾有瓦都裏的饋贈,可以自給自足,金錢這種肮臟的東西,只會玷汙我們的信仰。”

沈遙淩眨眨眼。

這種說法,倒是符合瓦都裏僧人的作風。

他們千辛萬苦到了都城,除了挨家挨戶送寶石之外,什麽也沒幹。

大偃地大物博,周邊小國依附大偃通常就是為了銀錢賞賜。

阿魯國卻什麽都不要。

魏漁回頭看了看沈遙淩,面色有些無奈。

倒沒有強求。

只道:“多謝解答。這段時間,我們會在這裏叨擾,請國主擔待。”

國主又是一番客套。

離開王殿後,沈遙淩迫不及待。

“真有這麽視金錢如糞土的國度?”

一個人還好說,這可是一整個國家。

若說自給自足……這阿魯國放眼一望全是石頭山,只有一片不穩定的火山區旁邊有些土壤能夠耕種,真能自給自足?

魏漁搖頭。

“也不全是如此。他們認為金銀是被打磨澆注過的‘劣質石頭’,又經手太多人,有悖於他們的信仰。”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不想要外來的利益,而是不能以金銀的形式。”

沈遙淩思索。

魏漁點點頭。

“難辦。”

自古以來貿易都需要貨幣,若不用金銀,如何與他們交易?

若全都換算成布帛糧食,需要多大的運輸量,路途又這麽遙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勉力為之,也是得不償失。

剛到這裏就困難重重,看來這通商之路,首戰難以告捷。

真到了這一步,沈遙淩倒是反而放寬了心。

還安慰魏漁。

“沒事,反正咱們這趟是搭的順風船,這幾天我們到處多看看,只要有點東西帶回去,下次還是有機會的。”

魏漁點點頭。

現在也只能這樣想。

他們的住處就被安排在王宮之中,除了近侍之外的其他仆從,則被留在宮外。

沈遙淩與魏漁分開後,去了自己的住處,若青已經領著人都收拾好了。

還遞過來一張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