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寧澹仔細回想,也想不到自己在十八歲以前到底還做過些什麽罪大惡極的事,能讓沈遙淩對他的失望如此之深。

但沈遙淩對他的防備和警惕,又確實不是一日之間能夠形成的。

想到這些,寧澹便忍不住有些提心吊膽,總覺得還有什麽自己未曾察覺之事,就如上了戰場之後才聞到前方陷阱的氣味,卻怎麽也找不到那個深坑。

沈遙淩和魏漁、寧澹二人分別談話,總算是在表面上和好如初。

寧澹仿佛絲毫也沒有與太子爭權奪勢的想法,整日跟在沈遙淩身邊,緊追不舍。

沈遙淩也無心管他,她研究著商路。

據烏爾所說,在大宛的更西邊,還有一個千城之國大廈,那裏軍閥割據,商業和交通都極為便利。

大廈之後再往西邊行進,穿越一整片沙漠,還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叫做羅馬,大廈就是靠著與這個帝國做生意,賺得盆滿缽滿。

那個帝國古老而神秘,據說四季宜人,泉水淙淙,池子底部鋪滿黃金。

不過,因為太過遙遠,烏蘇也從未有人去過那裏,只有耳聞。

但這個消息已經足夠讓沈遙淩確認,這條看似通向天塹的黃沙之路,一定能帶來大額的財富。

沈遙淩盤算著。

“沙漠地處炎熱,白天裏離開河谷和綠洲基本上是寸步難行,即便是陰天時也燥熱難耐。烏蘇的服飾雖然輕薄,但也不夠散熱,不如我們大偃的絲織品,而且觀賞性也不可同日而語。”

沈遙淩捧著兩塊布細細對比,寧澹自覺替她抻直邊邊角角。

聽到她這樣說,回憶道:“與叛軍交戰時,我們亮出大偃的絲織軍旗,在日光下色彩濃麗鮮艷奪目。後來叛軍節節敗退,看到絲綢軍旗便腿腳發軟,看來是印象頗深。”

沈遙淩眼睛一亮,唰唰提筆在信紙上寫下絲綢,又道。

“這幾日我聽說了一個事情,不是有個百夫長來報,說發現了一個逃兵麽?”

寧澹點點頭,確有此事。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只覺得蹊蹺,仗都打完了,眼下就是閑散的時候,哪裏來的逃兵?

可那百夫長言辭鑿鑿,說是已經連著三日沒有見到那個士卒的身影,夜裏睡覺也瞧不見人,定是逃之夭夭了,要向寧澹來領軍令去追拿逃兵。

最後是沈遙淩恰巧聽聞,拜托烏爾去派人查了查,才發現那名不見的士卒,是對一名烏蘇的女子動了情,打完勝仗後,軍中閑散著看管不嚴,他就趁機溜出來跑去人家家裏百般討好,最終博得美人歡心,過起了郎情妾意的日子,樂不思蜀,忘了時日。

找到他時,他都已經成了半個上門女婿,在人家家中又是捕獵又是挑水,還幫著人家掘井。

也是直到那時,沈遙淩才意識到,烏蘇的人不擅掘井,也不懂得印字,他們所有的文書全都是手抄或石刻,當他們看見大偃帶來的卷宗時,還嘖嘖稱奇。

這些技術都是可以用來作為交換的東西,對西域的國家來說極有價值,往後都可以利用得上。

沈遙淩又唰唰在信紙上寫下“一百名工匠”,然後又添了一些別的東西。

這些都是她為了日後通商做的準備,等到到了大廈,這張紙上所有東西都可以換成沉甸甸的黃金。

沈遙淩將信紙塞進信封之中,交由差役寄回大偃去,想到日後要滾滾流入大偃的黃金,幾乎要眉歡眼笑。

寧澹在一旁看著,心中有些想笑,又有些好奇。

沈遙淩家世頗豐,雖然其父官職並不算頂高,但一直是朝中隱形的富貴人家。

陛下對於大多氏族的財產都會暗中看管,要是碰到一家獨大就會想辦法打壓,就是謹防他們生有異心,而沈夫人家中明明有幾座礦山,卻並未引起皇帝多少警惕。

這是由於沈大人獨具慧眼,在朝中行事低調,職權上更是“不求上進”,主動屈居於侍郎之位,以此保全妻子家中的資產。

因此,沈遙淩從小到大應當是十分優渥,從沈家兩次為沈遙淩安排的出行物資也可以看出豪闊與對女兒的拳拳疼愛之心。

沈遙淩待人接物也十分大方,從無吝嗇之相,怎麽每每提起通商的事,沈遙淩就變得像個小財迷。

她這般模樣,寧澹莫說這輩子,上輩子也是從未見過的。

想到這裏,忽地,寧澹心神一凜。

不僅如此。

他上輩子,似乎自從成婚之後,就再也未見過沈遙淩有如此生動的表情。

再未見過她喜愛癡迷一件事,也再未見過她因什麽事情歡呼雀躍,眉飛色舞。

就連要去回憶她上輩子真心高興的模樣,也有些模糊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4-01-18 23:54:37~2024-01-19 23:54:3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