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頁)

她拿起一個又一個,興奮地向當地侍者請教。

烏爾信中已經替她闡明過來意,大宛侍者也是早有準備,一一向她詳細介紹。

沈遙淩拿著一種圓圓的紫色果子,薄皮汁多,喃喃跟著大宛侍者的發音念,念了幾遍,在小冊子上用發音相近的大偃話記錄下來。

“蒲桃,味甘平,生山谷,被稱為煥生之水。”

大宛侍者還拿出壁畫,為她展示采摘蒲陶和釀酒的情景,沈遙淩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了進去。

“還有另一種釀酒用的果子。”大宛侍者笑盈盈地端過來另一個盤子,裏面擺著兩半切開的果實,截面全是小果肉,晶瑩剔透。

沈遙淩吃驚:“紅寶石?”

她是用烏蘇話說的,大宛侍者聽懂了,笑道:“這個叫做‘塗林’,產於安石國,是一種榴果,據說,在安石國的宗教中,它被稱為聖果。新娘出嫁的時候隨身從娘家攜帶一個石榴,辦完婚禮就把石榴砸在地上,根據裏面蹦出來多少石榴籽,來占蔔婚後能生育多少兒女。”

沈遙淩看著那果實中滿滿當當的果肉,也明白,這是一種對子嗣的祝福。

沈遙淩便在紙上記下,塗林,安石榴。

沈遙淩光是研究這些瓜果便研究了好幾日,忙得日夜兼修。

若青看她跟從前在學塾裏準備考校時幾乎沒兩樣,便勸道:“小姐,咱們是來做客的,又不是來做考卷的,難道誰會逼著您往前趕不成?您歇一歇呀。”

沈遙淩搖頭不語,她隔幾日便寫一封家書回去,但家中的回信傳來得很慢,前兩日才終於收到了第一封。

信中除去關懷,還有母親特地替堪輿館同窗們帶的話。

說是水利工程已經差不多建起來了,而且修完之後,綿城終於下了一場雨,暫緩幹旱之苦,簡直是福星降臨。

但沈遙淩記得很清楚,這可不是什麽福星。

上一世時,大旱之後便是大澇,死傷民眾數百,流離失所之人不計其數。

因此同窗們臨行之前,她一再叮囑過一定要督修水利,不可另想辦法取水偷懶,應該能派上用場。

她遠在西域,但卻能想象得到,大偃這個時候,剛開始水深火熱。

等到明年,情形只會更差。

旱澇之外還有氣溫失常,陰寒幹冷,六月冰雹,都會逐漸變得常見。

在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還會期盼著,熬過一兩年就好了,但天地顯然不會這樣仁慈,嚴重程度只會逐年劇增。

有人說,這是神罰,可是,沈遙淩並沒見哪位天神降世人間,用法寶神器殺死誰,她看到的只有皸裂的土地、暴漲的洪水、缺糧而一整戶一整戶餓死的人民。

所以,她只是要解決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並不是要對抗什麽恐怖神秘的天神,當然會有辦法的。

她只是,要搶在災難來臨之前而已。

老天不是也在幫她嗎?她在大宛,發現了太多太多意料之外的好東西。

沈遙淩給每一種果實畫上圖,記下耕種方法。

很多細節大宛的侍女也不清楚,她只能挨個去問耕種的農戶,而且有時候每個人的說法還不一樣,再加上語言不通,沈遙淩處理這些信息和資料就要花上不少時間精力,這幾天實在是很辛苦。

沈遙淩趴在桌上,寫著寫著,自己也沒察覺已經到了極限了,眼睛忽然自己閉上了,筆尖在手心一滑,摔落在紙上,她整個人也昏昏睡過去。

若青“哎呀”一聲,趕緊想要去扶她,結果剛碰到人,沈遙淩指尖又動了動,像是想掙紮著再起來寫幾筆。

若青趕緊噤聲,不敢再動她。

沒落鎖的門被推開,走進來一個人。

若青轉頭看著來人,想要說話,但又不敢出聲。

寧澹徑直走到長桌邊,俯身攬住沈遙淩的肩膀,帶到自己懷裏。

這樣的一幕,若青也是見怪不怪了,而且她已經看到過自家小姐和這位寧公子親嘴,所以現在也就沒有阻止,還習慣性地走到外面,關上了門。

寧澹把人攬到懷裏,等了一會兒,見沈遙淩沒被吵出什麽別的反應,才輕輕繼續下一個動作,將人整個端到自己懷裏,放在腿上。

沈遙淩靠著他胸口,睡得很沉,但寧澹一時之間還是不敢輕舉妄動,坐在椅子上停了一會兒,打算等人更睡熟些再把人放回床上去。

坐著等待的時候,寧澹用另一只手幫她收拾了桌上的筆墨紙硯。

他拿起墨痕未幹的冊子,看她悉心寫下的一筆一劃。

沈遙淩除了陳述,還做了很多詳解和備注。

那些植物的名字旁邊,還特地注明了,易成活,適宜種植於某某郡。

又或者是,需細致灌溉,費人力費水,不適宜推廣。

抑或是,易生蟲,需與另一類作物一同耕種。

寧澹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