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我們不懂但是大受震驚(第2/2頁)

西方的媒體認為夏國人為了吹牛,所以也不管合理不合理,先騙了媒體再說。

不去現場看看,西方的媒體是絕對不會相信剛剛張國忠所陳述的相關事實。

用微生物發電垃圾產生的電能質量比燃燒標準為所產生的電能還要高,這怎麽可能?

對很多國家來說沒事,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大量的從國外進口。

而生活垃圾則是每個國家都很頭疼的東西。

西方國家還會將生活垃圾打包給第三世界的國家,以此來處理生活垃圾。

如果真的能夠用生活垃圾來發電,那麽整個世界的能量供給和生活方式都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張國忠發現自己的臨場發揮有一些過了。

他來參加今天的發布會,只是為了向西方的記者解釋一些問題,而不是要將長天科技的微生活發電技術給暴露出來。

是否能夠去房地產的現場參觀,這一點張國忠說了不算數,必須要征得長天科技的同意。

所以張國忠的眼睛向著會場左右掃視,希望能夠行到長天科技工作人員的影子,咨詢一下長天科技的意見。

他非常幸運,恰好看到了屈萍和舒柔都現場。

屈萍點點頭,同意了張國忠的想法。

征得的長天科技的同意之後,張國忠也說道:“如果各位記者有時間,現在可以隨我一起前往媒體中心不遠處的生物發電站。”

記者們紛紛站了起來,就要跟著張國忠去看一看。

如此重要的事情,要是屬實,那麽它的影響力可要比奧運會大得多。

屈萍也立刻安排人在發電廠現場等著,為這些記者做講解。

王亮看著張國忠成功的化解了這一次采訪的危機,反而是增加了奧運會和夏國的科技亮點十分的高興,也和張國忠一起去看看長天科技的微生物反應池。

記者們剛剛走進微生物反應器的工廠就被現場的畫面所震撼了。

如同大型遊泳池一般的微生物反應池子展示在記者面前,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塊塊偌大的碧綠翡翠。

在反應池中,一個個的框架和隔斷就是一塊微生物電池。

技術人員從生活垃圾的收集,再到反應池的工作步驟,以及電量的輸出,每一步都詳細的給記者們做講解。

記者們看到如此震撼的場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影響力+300】

【影響力+300】

記者們在征得現場人員的同意之後,瘋狂的在廠區的各個部位拍著照。

屈萍倒是根本就不畏懼泄密。

因為微生物反應池最核心的部分是微生物的內部結構以及基因突破還有培養液的配方,而不是現場的一些硬件設施。

CNN的記者團隊們,完全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來自於米國,也算是全球科技最先進的國家。

但是這種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而發電的技術,眾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大受震驚。

CNN的記者們還是有一些不甘心。

他們瘋狂的在工廠的四周尋找著電力設施設備。

就是希望能夠找出一些破綻,證明這次工廠不過是一個擺設,電力還是從外面的主電線輸送過來的。

隨便的記者當然不是專業的電工或者是工程師,他們只有將現場的這些圖片詳細的拍攝下來,立刻傳回紐約總部,讓總部的人找專業人士去分析。

就在這個時候,奧運村的垃圾車,運送著滿滿的一車垃圾來到了這裏。

記者沒有趕緊出去拍垃圾車,因為拍垃圾車和車上垃圾,就能夠見證整個生活垃圾轉化為電力的全過程。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之下,垃圾車加速了,垃圾都傾倒了出來。

傳送帶則將這些垃圾全部投進了第1級微生物反應池。

沒有分類,沒有處理,甚至沒有打碎。

就是這樣的簡單粗暴。

在記者的鏡頭之下,有垃圾的地方綠色變得更加濃郁,是不是有熱氣和氣泡湧了上來。

在一系列的設備反應之下,電力從中產生,運輸到了線路之中。

CNN的記者這個時候也接到了來自於紐約的電話。

紐約那邊已經找到了專業的電力工程師,能夠確認,這邊的電力設備完全沒有問題,沒有儲電裝置,所有的電力都是只出不進,直接通過小型變電站輸送到主電網之中。

CNN記者:“專家的意思是,微生物真的發電?”

CNN總部:“專家只能確定發電站線路沒問題。其余問題還要進一步分析,我要求你們趕緊拍攝!這條新聞畢將震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