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北美收益爆了(第2/3頁)

喬布斯時刻掌握產品在北米的銷售情況,看到居然有如此之多的預約用戶,喬布斯也感到十分的震驚。

這麽多的預約用戶,要是沒有貨怎麽行?

喬布斯立刻和陳瀟在虛擬世界之中見面,商討應對之策。

在和陳瀟見面的時候,喬布斯提到了一點。

“目前澤夢設備在米國太吸引人眼球了,雖然我們已經和米國的相關部門以及資本達成了框架合作協議,但是我非常擔心,以後會發生變化。”

陳瀟當然明白喬布斯在擔心什麽。

米國的那些政客和資本家是驅逐利益的。

為了自身的利益,隨時有可能和長天科技翻臉。

任何道德和法律在資本的面前都沒有任何作用。

陳瀟也一直相信,米國方面同意長天科技的產品在米國銷售,不過是米國資本的權宜之計。

說不定哪天就會翻臉,禁止產品產品和銷售。

所以長天科技現在是有一個窗口期。

如果能夠把握住這個窗口期,蛇打七寸,將米國相關的資本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長天科技在米國市場就會高枕無憂了。

陳瀟手中有兩張牌。

第1張還是盡快的推廣澤夢可穿戴設備,以及瀚海手機。

讓長天科技的設備和生態系統,深入米國的消費者。

讓米國的用戶也能夠方便而快捷的使用螢火操作系統。

不說是要加微軟的xp安卓以及,iOS趕盡殺絕,至少要在生態鏈上占據主導地位。

同時要讓米國的用戶對長天科技的產品依賴感。

這件事情就是將相應的資產和利潤和米國的一些資本相互綁定。

利潤肯定是賺不完的。

敵人之間也可以成為朋友。

長天科技準備在米國投資設備工廠,專門生產澤夢特穿戴的設備以及瀚海手機。

並且要拉攏米國的一些資本入股。

只有這些資本能夠嘗到甜頭,他們就會願意為長天科技服務。

也不會對長天科技的產品持續熱銷,米國產生任何的不快。

畢竟長天科技賣出的產品越多,他們所獲得的利潤也越多。

在米國建設工廠,也能夠解決米國的一些就業問題,能夠獲得米國民眾以及傳統政客的支持。

陳瀟對此有著深思熟慮。

無論是瀚海手機還是澤夢可穿戴設備,整個生產過程比較復雜。

所以在米國的工廠也僅僅會完成一些簡單的工序,比如設備最後的組裝,以及簡單零部件的生產。

關鍵的芯片、存儲等核心部件的設備生產還是在夏國。

這樣長天科技在米國的資產,就並不會配置很多。

什麽時候有風險,什麽時候直接把設備以及管理和技術人員撤走就行。

同時因為瀚海手機以及澤夢可穿戴設備的熱銷,夏國這邊的產能也趨近於飽和。

開拓海外的生產基地,也有助於緩解產品的長期短缺。

陳瀟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喬布斯。

兩人一拍即合。

喬布斯立刻就聯系IDG等和長天科技關系比較好的米國資本,商量在米國加州進廠的事情。

喬布斯在米國擁有著廣泛的人脈,也能夠為長天科技爭取最大的利益。

當得知長天科技在米國要投資建設工廠,生產瀚海手機和澤夢可穿戴設備之後。

米國的各大財團和資本趨之若鶩,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有不少財團的負責人都找到了喬布斯,希望能夠談成生意。

果然資本是趨利的。

哪裏有利潤就走哪裏。

米國的資本也不是傻子。

他們相當確信,和長天科技合作100%的賺錢,而且利潤不是翻一倍兩倍,很有可能是翻幾十倍數百倍。

十多年前IDG和長天科技合作之後賺得盆滿缽滿就是例子。

至此以後,不少的資本都尋求和長天科技合作,只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大家當然要珍惜。

最後經過利益的權衡和博弈。

喬布斯確定了兩家合作資本,而背後只有兩大財團。

一個是老夥伴IDG以及背後的波士頓財團,另外一個就是美洲銀行,以及背後的加利福尼亞財團。

多方約定,長天科技在加州投資70億米刀建設相關的工廠。

加州本地政府配套30億米刀和長天科技共建工廠。

長天科技投資70億米刀,也不是一次性到位,而是首先投資30%,剩下的70%為IDG無息貸款注資。

加州本地配套資金的30億米刀,是加州州立政府從美洲銀行貸款所得。

這樣4個主體,兩家財團,都能夠參與到這一筆生意之中,為長天科技將產品賣到米國,增加了更多的窗口期。

70億米刀對長天科技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更何況長天科技直接支付的只是其中的30%,也就是21億米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