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升官(第2/3頁)

姜星火指著木質煤氣的裝置,問道:“有什麽想說的,暢所欲言。”

經過兩次接觸,工匠們對這位知曉技術的國師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對方不是在說場面話,是真的想聽他們的意見,於是七嘴八舌道。

“火焰竄的太高了,得加個東西別讓它竄這麽高,熱氣能冒出來就行。”

“這東西太大了,不知道能不能縮小點,而且需要人去時時刻刻操控,不然火就止不住。”

甚至還有人大著膽子說:“國師,我說的不中聽,這東西確實比燒稻草散發的熱要多,可實在是太笨重了。”

姜星火安靜地聽完了工匠們的意見,總結道。

“首先,火焰確實竄的太高了,既熏人,還容易燎著球囊,所以咱們得弄個隔火但不隔熱的罩子、網格之類的東西。”

“再者就是木煤氣這東西,燃燒散發的熱雖然比稻草以及大部分油類要多,但缺點是設備笨重,而且不好控制。”

鄭和聽到這裏,忽然開口道:“姜先生,我倒是有個主意。”

姜星火一怔,道:“且說來聽聽。”

“可以用人魚膏。”

人魚膏,也就是這個時代對鯨油的稱呼。

鯨油幾乎是動植物油中熱值最高、燃燒性能最好的油,在姜星火前世,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西洋諸國就開始廣泛采用鯨油作為工業和照明用油,這也是鯨魚數量迅速減少的主要原因。

旁邊的馬公公聞言,有些驚訝地說道:“這東西宮裏都沒有多少吧?”

“上次去萬裏石塘,路上曾捕殺了一只,煉出來的油供這幾個熱氣球用肯定是綽綽有余了。”鄭和誠實道。

“可行!”

姜星火眉梢浮現了一抹喜色,木煤氣發熱的加壓裝置短時間折騰不出來,雖然比燒稻草強,但屬實強的有限,如果有鯨油可以用,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工匠們也覺得有些奢侈,畢竟鯨油這東西,只有去遠洋深海捕殺長鯨才有產出,歷朝歷代都是奢侈品,大明又是禁海的,珍貴程度比宋元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姜星火卻不在乎這些,只要熱氣球成功飛天,把碘化銀撒到雲層中,實現人工降雨,用科學實證狠狠地抽打這些從小生活在程朱理學信息繭房裏的人的臉,花費些珍貴資源,他並不在意。

“那這裝置?”一個老工匠猶豫地問道。

按照他過去的人生經驗來看,當大官的都是好面子的,哪怕證明他是錯的,人家也不肯放下臉面改的。

出乎老工匠的意料,姜星火當即說道:“撤掉,直接燒人魚膏。”

工匠們都松了口氣。

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官員,也從未體會過,自己的專業意見被尊重的滋味。

以往別說是國師這種大官了,就是一個芝麻大的小官,都把他們這些匠人視為賤民,根本不可能聽從他們的意見。

“用人魚膏發熱,然後加防火裝置,又一個部分的問題被解決了,咱們看最後一部分,熱氣球的球囊有什麽問題。”

姜星火的語速很快,他的思維也很連貫,吊籃和發熱裝置都已經被確定了下來,眼下就是球囊了,如果都能夠得到解決,那麽在當前技術水平下,無疑他們已經做到了最好。

這種組件標準下生產出來的熱氣球,只要數量足夠,實現人工降雨應該就問題不大了。

細細研究了毀壞的羊皮球囊後,工匠們討論了一番,總結道。

“羊皮雖然柔軟有韌性,但還是太沉了,而且縫合處很容易因為兩頭的皮子沉,讓線崩裂。”

姜星火若有所思,看向安全降落在另一邊的熱氣球,道:“所以不能用皮革,還是要用絲綢……絲綢和油布的球囊,你們在之前搭載動物的時候有發現什麽問題嗎?”

“之前用了一半絲綢,一半油布,油布還是沉,現在就關鍵處縫油布,大部分用的都是絲綢,只是……”

“只是什麽?”姜星火追問道。

這時候,仿佛是犯了什麽忌諱,工匠們齊齊沉默。

唯有一名工匠咬了咬牙,道:“俺覺得刷漆不行。”

旁邊的工匠們連連示意,刷漆,是馬公公的主意,這不是打馬公公的臉?

此人卻視而不見,直言道:“俺爺爺築過咱南京城的城墻,聽他說城磚都是用糯米漿和雞蛋清來彌縫的,俺回家試過,放在綢布上也一樣,用漆的效果不如糯米漿混著雞蛋清,紙漿或者魚膠應該也有類似的功效。”

姜星火定定地看著對方,看得工匠們都有些忐忑了起來。

幾息後,姜星火方才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莫良器。”

“好,你升官了,國子監要建立科學廳,會選派幾個資深工匠當助教,官身我會向陛下討要,現在你就是熱氣球試制這件事裏,負責球囊的工匠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