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玄學起源(第3/4頁)

羅閻恍然:“這不就是修仙嗎?那時候沒有修仙,所以生活中的大事……就是修仙。”

“天道扭曲世界,其實是根據文明,締造修行體系,生成法則。”

“但因為各個氏族,文化不同,想法不同,一片混亂,所以上古之時,萬民被異化的前提條件,也是沒有規律的。”

“其實所謂異化,本質上就是‘修行體系的不確定’導致的!”

大家終於聽明白了。

越有名氣、越權威的概念,越容易實現。

越正統規範,越能代表文明精神體系的,則形成的體系規矩就越穩定。

天道就是在根據‘集體意識’,生成‘自然本不存在’的體系,上古的混亂,本質上是天道剛出現,各種體系還不穩定。

其實現在,也有‘異化’,只是不叫異化,叫‘成仙’!

上古人變成‘人首蛇身’這種圖騰,其實就是‘修成正果’。

只不過,前提條件,太簡短了,太粗糙了,太簡單了。

什麽制陶、什麽搓繩、什麽熬藥、什麽占蔔,這些現在看來,稀松平常!

但這些對於上古先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識,不是誰都能學得會的,地位上比現如今有一定的升華,繼而在人們心中非常‘神聖’。

再加上人們幻想的種種事物,於是最初的精神文明修行體系出現了……

熬藥熬的好,或者發明了新的配方,有了功德,天道唰的一下就會將這人變成怪物。

何其樸素?

而且每個氏族的體系還不一樣……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體系。

這無疑造成了巨大的混亂。

“什麽修仙?”巫壇困惑,他沒聽懂這個詞。

羅閻簡單講述了一下,巫壇恍然大悟。

“黃帝之道!你說的是黃帝之道!”巫壇眼神激動,顯然作為軒轅國民,他崇拜黃帝。

妙寒楞了一下,忽然反應過來。

“什麽?你們把仙道,叫黃帝之道?”

“是黃帝發明的修仙體系?”

巫壇不懂她想問什麽,只是說道:“如你所言,最初變化為圖騰的方法,各不相同,一片混亂。”

“於是黃帝聯合大巫們,開創了專門對應異化的修行法,並且將異化所需要的功德概念,也與生活分離開來。”

“凡是信奉此法的人,再也不會因為生活、發明而變化。”

“而修行最終所化的,也不再是圖騰怪物,不過也很可怕……”

“是以黃帝要求,以前混亂導致的圖騰怪物,必須飛升到白澤世界,修黃帝之道的異化者,也必須遠離世俗,隱居山中。”

妙寒皺眉:“白澤?”

傳說黃帝東巡至海濱,遇到一頭神獸白澤,白澤是祥瑞之獸,能口吐人言,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

白澤給黃帝講述了天下異獸怪類的情形,共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

“你們說的白澤世界,可是這洞天山海?”

“正是,黃帝命白澤統計天下萬類,最終將我等,遷移至此……”巫壇頷首。

眾人沉默,原來這就是仙道的由來,洞天的由來。

黃帝將上古的混亂體系規範化了,全部統一,然後將生活、自然的部分,與鬼神、虛無的部分脫離,概念分割開來。

如此,制陶、繩藝、琢玉等事物,歸於生活。而淬體強身養氣,等虛無概念,歸於修行。

發明創造的這類功德,歸於人心。斬妖除怪,鎮壓奇物的這種功德,歸於天命。

至此世間的一切事,分為兩大類,一曰‘世俗’,一曰‘玄學’。

後者,到了今日,體系越發豐富,繼而成了‘修仙’,乃至又有了武道之類的細支。

黃帝甚至把最終異化的結果都給改了,不是‘山海國民’了,而是‘仙’。

當然,黃帝時還沒‘仙’這個稱呼,甚至可能境界都沒分。但規定了只要異化了,就要遠離大家,隔離到山裏面去修自己的。

顯然,後世由此衍生出了‘仙’這個特殊群體,發明了這個字,正是人在山中,遠避世外。

至於更早的圖騰異化者,則全部進入了洞天,到如今被稱為異族了。

“玄門之學,古稱黃老之學……本以為假托黃帝之名,原來真的是他開辟……”

在場許多修士呢喃,不知如何反駁。

玄學的由來,他們都知道,正是源於黃帝與老子學說總結,所以叫黃老之學。

原來黃帝建立玄學雛形的真相,是為了解決‘天道異化眾生’的問題。

是為了把天道種種可怕的直接幹涉,逐漸從人們生活中剝離出來。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修仙之道,自古長存!”

“上古不懂修仙,不代表沒有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