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血管的增生性,銅獎的用處

這個也不敢太確定。

他只能從已知的信息與患者的病史,年齡,工作性質進行綜合診斷。

患者入院後做的一些檢查顯示,應該是單根神經受累。

雖然患者的手掌不能伸直,但是虎口有感覺,左上肢其它神經支配的肌肉肌力正常。那就說明患者的病因有可能出在橈神經上。

與肌皮神經、背側神經、掌側神經的關系不大。

現在已經鎖定病灶在橈神經,但是具體病因,以及其它情況卻一無所知。

核磁共振顯示患者的頸椎沒有異常,這是好事情。

基本可以排除頸椎壓迫、病變的可能。

脊神經應該是好的。

這樣一來,病灶部位又縮小了一些。基本鎖定在左上肢橈神經這一小塊區域。

“這個想要確診,肯定要做一個更深入的檢查才行。神經病變,肌電測試可以查出來一部分。但是針對這個病例,僅僅只是查一個肌電信號肯定是不夠的。剩下的直觀、高效檢查方式,恐怕只有手術探查了。”

李敬生的眉頭微微皺著。

不斷分析著患者的情況。

手術探查一直不容易被患者和家屬接受,就連醫生也盡量避著它。

因為它屬於有創檢查。

要是把病查出來了還好,沒查出來,天知道家屬和病人會怎麽鬧?

遇到不講理的,打完醫院的投訴電話再打主管部門,然後找媒體記者。

總之就是各種鬧。

醫生的處境往往會特別被動。

有些事情,不是有理就能說得清。

所以,醫生考慮檢查方式時,如果兩種檢查方式都有同樣的診斷意義,一個是兩三千的核磁共振,一個是幾百塊的手術探查。

醫生會毫不猶豫的選前者。

不為別的,大家都怕惹麻煩。

“反正我也只是個醫助,萬一答錯了,失分了,還有鐘主任。”李敬生這樣想著,也就沒有再猶豫,果斷申請了手術探查。

並且寫明了具體的探查部位。

申請後,結果很快出來了。

經手術探查發現橈神經主幹呈沙漏樣病變,整個神經幾乎完全斷裂。

看來申請手術探查是正確的。

影像檢查很難發現這種深處的神經斷裂。

怪不得這一路的肌電信號消失呢。

現在病因算是基本查出來了。

他暗松一口氣,但是想要確診具體的病因,還得繼續往下查。

這根橈神經是怎麽斷裂的?

患者在工作中因為用力過猛,造成神經撕裂?

顯然不太可能。

一般來說,人體的各組織、器官結構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已經變得非常科學合理。

比如最重要的脊神經,會被保護在脊椎骨內部。

大腦會被保護在堅礙的顱骨內部。

為了降低頭部發生撞擊的傷害,我們的頭部甚至進化成了橢圓形。

再比如血管,表面能看到的都是靜脈血管。

劃破後會致人迅速失血死亡的血管,基本都隱藏在深處。

患者在工作中哪怕用力有些猛,也不可能單單把橈神經給撕裂了。

這個斷裂的部位也不符合易撕裂部位。

李敬生仔細看過術中探查的圖片後,沒發現橈神經近乎斷裂處存在明顯卡壓。

但是術中查探時發現手肘上有一段長約八九厘米長的神經水腫,與周圍組織輕度粘連。

並且病變神經段的兩端,呈束帶樣絞窄變細,幾乎中斷。

可以看到絞窄處的神經兩端存在一定程度扭轉。

然後還能看到神經周圍血管明顯出現增生。

有兩三根小一點的血管甚至橫跨神經。

難道是因為這幾根小血管橫跨造成神經扭轉變窄?

經過分析與推論後,他把這種可能排除了。

由於只有圖片,看到的肯定不如親自進行手術探查那麽直觀。

但是這三根小血管不可能讓橈神經發生這麽嚴重的病變。

必須提一下,人體的血管其實並非一成不變的。

它們能像樹根一樣,不斷發生增長和改變。

比如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心臟。

很多人應該吃過豬心臟,嚼不爛,有很多部分特別有韌性。

這是因為心臟就是由兩根血管變出來的。

小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剛開始並沒有心臟。

兩根血管融合在一起,慢慢發生一系列的復雜增生與改變,才形成了一顆人體的心臟。

目前國外就已經在研究這項技術。

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再造出一個全新的人造心臟。然後再移植進患者的胸腔。

可惜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成功。

小寶寶的胚胎發育過程,人工技術還沒辦法完全模仿。

也許等到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真能利用人體的兩根大血管造出一個人工心臟時,心臟病患者的福音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