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論文火了,這是要背叛師門?(第2/3頁)

因為他本人給患者手法正骨時,自身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技術也已經很好了,對力道的把握,能夠自然而然的達到一個剛剛好的水平。

他能達到這種程度,學生們卻很難達到。

今天,他的摸骨術晉升到登峰造極後,正好楊魯慶給一個腕關節移位的兒童治療。事後,他這個當老師的給孩子摸骨復查,看看是否已經復位成功。

經過仔細檢查後,他發現孩子的骨膜居然有一些損傷。

從骨傷的新舊程度,以及一些細節,他幾乎可以肯定,骨膜上的一些傷,就是楊魯慶在復位過程造成的。

好在並不嚴重。

當時家屬和患者在場,李敬生沒有說。

現在找到機會,給幾個學生提醒一下。

“明白,下次我會注意的。”

楊魯慶點點頭,態度誠懇。

“老師,我想跟您說件事情。”

楊魯慶猶豫再三,擡頭看向李敬生。

“你說吧!”

李敬生看他一副很鄭重的樣子,也不知道這小子想要說什麽事。

“我想離開您一段時間,不管我做什麽,請您相信我,永遠都是您的學生。”

“楊魯慶,到底啥事啊?說得這麽神神秘秘。”

黎麗問道。

“過段時間你們就知道了。”

楊魯慶不肯說詳細原因,只說要離開李敬生一段時間。

“我相信你。”

李敬生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而且沒有追問是什麽事情。

楊魯慶則是回以感激的笑容。

吃完飯,李敬生去住院部找女朋友。現在比較閑,正好可以幫歐晴嵐多診斷幾例疑難病例。

只是骨外科現在接診到的病人數量在不斷下降,吳教授又是骨外科最弱的一個,受到的影響更明顯。他們第二組的病人,日益減少。

如果兩三個月內沒有改觀,到時候肯定會裁員。

醫院最常用的手法是讓部分醫生或護士回家呆著,但是會給他們發放基本工資。

畢竟培養一個人才非常不容易。

萬一醫院的業務回暖,想要臨時招人很不現實。

李敬生到了住院部後,並沒有急著去辦公室,而是跑到護士台詢問那個雙腿屈曲,無法伸直的患者住在哪間病房。

“沒有這樣一個病人啊!”

護士妹子滿臉茫然。

她們還特意幫李敬生翻看了上午辦理的住院病人,確實沒有一個這樣的患者。

李敬生頓時感到有些不妙。

那個患者是他的抖音粉絲,本來說得好好的,答應住院做進一步檢查。現在患者沒有住院,如果去了其它大醫院還好。

就怕跑到對面的魏氏醫骨館手法正骨去了。

十有八九會出大問題。

骨結核是一種很可怕的骨病,發展到那位患者的程度,如果強行手法復位,很容易致殘。

這時,李敬生的手機響了一下。

有人發微信過來了。

他拿出手機查看。

是母校的老師發過來的祝賀信息。

“李敬生,非常棒!你寫的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已經在國內醫學期刊爆了。校長讓我告訴你,學校以培養出了你這樣的優秀學生為榮。”

“謝謝老師和校長的關心。”

李敬生回了一條信息後,正準備上網查看一下那篇論文的情況。

說實話,他發表了以後,基本就沒管了。

上次投稿完了後,那邊告訴他審核進度,終審是昨天通過的。

沒想到今天就爆了。

果然還是要有編輯推薦才行。

剛打開網頁,又有電話打進來了。

這回是狄教授打過來的電話。

李敬生就是給狄教授擔任助教。雖然只是名義上的助教,但是兩人一直保持著來往。

狄教授會時不時的鼓勵李敬生把手法正骨的理論知識進行整理歸納,然後爭取發表一些有科學依據的學術論文。只是李敬生實在太忙了,而且手法正骨的理論本身就不太被醫學界認可。

李敬生也就象征性的寫過一篇。

狄教授親自幫他修改,完善,最終論文得以發表成功。

只是影響因子很拉胯。

從那以後,李敬生對於手法正骨類的論文就不再感興趣。

有那個閑功夫,還不如多治幾個病人來得更實在。

“狄教授,您好。”

李敬生恭敬的問好。

這些年輕大的學者,除了少數混日子的‘虛胖子’,大多數教授都有著真才實學。

狄教授一輩子都在研究骨骼結構,發表過多篇骨科學論文,在業界具有相當高的名望。

“恭喜你呀,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你再寫骨科論文,我還準備找機會跟你談談。沒想到你原來是研究內鏡醫學去了。雖然內鏡醫學我不懂,但是學校多位內鏡領域、外科領域的教授都在誇你的那篇論文特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