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它改變了聯盟!(第2/5頁)

可以這麽說,在6.15版本更新之後,下一塔將成為地圖上最容易攻破的防禦塔!

設防機制的變更配合防禦塔一血機制,下路的地位立馬水漲船高!

只要能幫下路拿到優勢,就能輕而易舉推平一血塔,再利用賞金滾動擴大經濟雪球,進而影響全圖戰局!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紅米進一步解釋,“換線戰術至此銷聲匿跡!”

換線,通俗來講就是把上下路的英雄進行互換。

雙人組到上路推進,上單跑到下路去抗壓,或者跟隨打野補等級發育。

很多時候選取劣勢英雄的一方會這麽做。

推平防禦塔,通過置換資源的方式提前攫取經濟,讓劣勢角色渡過最艱難的時期!

可是這種換線打法,會使比賽前期失去對抗,全無觀賞性。

今年季中版本,設計師就曾通過削減英雄跟隨打野所獲得的經驗,試圖提升換線所付出的成本。

不過並沒有滅絕換線戰術,仍有零星隊伍會選擇犧牲上單保全下路。

畢竟在LPL很多戰隊眼中,上單地位低下,吃點殘羹冷炙勉強過活就好。

如今一血塔機制加上設防效果的改動,將徹底迫使換線戰術退出歷史舞台!

因為現在想玩換線,需要承擔的後果實在太慘重。

雙人組換線到上路,由於上一塔的設防效果提升,即使在無阻礙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在前5分鐘推平防禦塔。

而對方下路雙人組可以輕松摧毀不設防的下路一塔,拿到一血塔賞金,再轉線到上路。

屆時雙方的經濟差距直接會被拉開!

顧行明白紅米的意思,一時間唏噓不已。

職業賽場使用數年的換線戰術,最終倒在了這次版本補丁的制裁下。

“平心而論,這是個好消息,”紅米坦然說道,“去年LPL吃過的苦頭實在太多。”

具晟彬聽到這裏,手掌用力握緊,青筋透過胖乎乎的肉隱隱浮現出來。

他想起了去年的痛苦回憶。

S5全球總決賽LPL遭遇滑鐵盧,除了對版本強勢角色認知不清晰,BP頭鐵硬放鐵男之外,不科學的換線處理也是關鍵誘因。

當時換線戰術盛行,幾乎盤盤都會出現。

LPL換線就是單純給ADC彌補發育。

從微笑到烏茲,兩名ADC當年都是隊伍資源的重心,而且取得的成績都不錯。

這使很多LPL戰隊都形成了養ADC大哥的習慣。

到S5世界賽上,大家還是這麽做。

結果被其他隊伍狠狠教育了一番!

特別是SKT,他們對版本的理解領先全球,知道重裝戰士在世界賽上才是爹。

因此SKT的換線會給Marin盡可能的讓渡經濟。

而馬潤在補發育上的嗅覺非常靈敏。

往往在換線結束後,Marin靠著團隊與自己的能力,不用任何對抗,就能奠定自己的優勢!

整個S5全球總決賽,馬潤前10分鐘,場均對位經濟領先310,場均對位經驗領先353!

這種數據只能用恐怖如斯來形容。

如果放眼整場,Marin的平均對位經濟領先將高達3311!

LPL上單們的數據實在過於淒慘。

去年Imp的隊友,第二輪才被換上場的大公主Flame是LPL唯一一個能拿到對位經濟領先的上單,數值為+269,重裝戰士熟練度不錯,這是他能從替補變成首發的關鍵。

樂觀隊的另一位上單Acorn每場比賽平均對位落後2429金幣。

IG姿態落後821,EDG的Koro1落後2597!

S5世界賽LPL上單完全被打成了篩子!

不可否認,這其中有個人實力的因素。

但是和團隊的放養也脫不開幹系!

LPL的幾支隊伍根本不會向上單傾斜資源!

換線結束,雙方上單再度對位,LPL選手平均落後一級和一顆人頭的經濟,要怎麽和敵方上單肉搏?

這不是找死嗎?

所以紅米才認為,換線戰術的消亡,對LPL是重大利好。

起碼S5全球總決賽的慘敗很難再次重演。

“設計師明顯不想讓大家再慢吞吞的平穩發育,”紅米總結道,“換線戰術消失,一血塔的產生,都是增加前期對抗性的舉措。”

“下路尤為重要,”他提醒自家的下路選手,“你們一定要增強自己的對線能力,後續的戰術會用得上。”

劣勢方的ADC無法通過換線來彌補自身發育。

不論如何,硬著頭皮也得對線。

陽光猛烈萬物顯形,對線能力差的選手根本站不住線,注定要被逐漸淘汰!

“明白……”傑克等人紛紛應是。

“小顧,你也要注意一下,”紅米看向顧行,“我們季後賽的主要戰術策略,肯定是側重針對下半區。”

畢竟下路是最容易拆掉一血塔的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