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蹭個車吧(第2/5頁)

即便是LSPL首發,工資基本就是1W上下。

別看包吃包住,在滬市好像是很不錯的薪水。

可是如果無法登上LPL,這份薪水能拿兩年就算成功!

到時候退役再去做什麽?

“有一說一,電競圈目前對職業選手的未來生活保障並不完善,”顧行很理性,“因為這行業很不健全。”

大部分競技遊戲的黃金期也就三五年,主要運營團體還是各大遊戲公司,很難要求他們去為選手的將來做打算。

“和傳統體育不同的是,電競選手更看命,因為你擅長的遊戲不一定在你實力最強的時候火爆且具有商業價值。”顧行如此說道。

“舉個最簡單的栗子,10-15年前流行的是以星際爭霸為首的RTS遊戲,但你並不精通,拼命練習也達不到其余選手的高度,可如果要是擺在五年前MOBA遊戲盛行時,你說不定就能闖出一番名堂……”

很少有玩家能同時精通多項類型不同的遊戲,把水平提升到前萬分之一的水平。

顧行只聽說過高德偉能這麽玩,樂觀族長已經準備把天賦帶到絕地求生項目。

別的選手著實玩不轉,就算傑克這種喜歡玩CSGO中門對狙的選手,FPS水平也就是比尋常玩家強一些,但是離CSGO職業選手的水平相差甚遠!

這是電競與傳統體育的差別之一。

沒有在最合適的時間碰到那一款遊戲,很多玩家就是無法成為刻意養活自己的職業選手,只能當成愛好。

等到精通的遊戲占據市場時,或是由於學業或是礙於年齡,又無法從事職業電競。

像傳統體育,踢足球或者打籃球的天才不需要擔心這一點,該項運動的地位非常穩固。

所以類似顧行這樣的電競天才,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產物,在最巔峰的時間點,適逢其會進入自己專長的遊戲項目。

可想而知,頂尖職業選手幾乎等同於老天爺賞飯吃!

“所以我不會推薦孩子們非要刻意走這條路,”顧行論證完自己的說法,再次重申結論,“讀書的未來選擇會多得多。”

除非是實在走不了讀書這條路,眼見著要進廠打螺絲,那麽賭一把也無妨。

反正結果不會再差了。

華記者示意自己清楚明白,轉而開啟下一個問題,“能介紹一下職業選手的作息時間嗎?電競圈在很多觀眾看來有丶神秘,大家非常想知道職業選手和正常上班族有何不同。”

央視頻來采訪,多少也帶著點幫忙宣傳的意味,受眾裏多半是之前不了解電競的網友。

顧行倒背如流,“一般中午起床,下午兩點、七點固定打兩輪訓練賽,個別隊伍晚上10點還要加練一輪,約戰結束就是個人的排位賽練習,基本會進行到淩晨兩三點,有些勤奮的選手加練到清晨也很正常,訓練時間保持在13個小時以上。”

“休假的話,得看賽程是否允許,像國際大賽全程都不會有休息時間,畢竟大家的目標是奪冠,沒有放假的機會,”他簡單講解道,“常規賽階段倒是有空閑,比如明天VG就有一日假期,基本上是一周休一天。”

華記者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那還是挺辛苦的,平時會感到枯燥嗎?”

顧行很耿直,“當然會,畢竟每天盯著電腦訓練,乏味是必然的,不過既然選擇了成為職業選手,這些就是必須要承擔的責任……況且我們賺錢嘛,累點也蕪所胃。”

每當他想起合同金額後面的一串零,疲累勞累的感覺就會眨眼間煙消雲散。

華記者嘴角帶有笑意,“除去賺錢,支持你在職業賽場上繼續奮戰、始終保持頂尖水平的原因是什麽呢?”

“求勝心,”顧行誠懇回答,“不管任何一種競技類項目,想要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就必須要有旺盛的求勝欲,得過且過只想混日子的選手不可能長時間保持出色狀態。”

“職業生涯的第一年,我一直在集齊各項榮譽,正是求勝心催使著我日復一日的勤奮訓練,不想因為懶惰而輸掉任何一場對局,我知道那會讓自己將來後悔終生。”

以顧行目前的水平,就算冥想訓練,短時間內也不會影響他在打野位的制霸地位。

絕對實力會下降,不過相對而言,他依舊會是第一打野。

但顧行並沒有這樣做。

他就怕由於自己的疏忽與惰怠心理葬送比賽勝利。

未來的幾十年裏,他都會因此感到痛心自責。

“很幸運的是,我用極短的時間就實現了大滿貫成就,”顧行笑道,“回家看到擺滿的獎杯陳列櫃,成就感會自心底油然而生。”

華記者繼續追問,“眾所周知,你現在已經實現了無數職業選手都未曾完成的大滿貫目標,那接下來你還會有奮鬥下去的動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