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配文是:“來慶祝崽崽20歲生日!”

備注為方女士的他的母親,拍了一張和莊欽立牌的合影,身穿應援服,手持生日會門票,爛漫笑容如同二八少女。

邱明驚得不行,又覺得好笑,這個追星的勁頭,比逛街打牌還熱情。

人在泰國鏟貓屎的邱明,刷到了一條朋友圈。

六點半,劇院外人已經很少了,有幾人不知道票丟在了哪裏,正在外面翻包,急得快哭了,工作人員正在安慰:“再找一找,不著急,還要等二三十分鐘才開場呢。”

莊欽的粉絲群體,十幾歲的居多,但能在這個時候跑來帝都參加他的生日會的,大部分都是大學或工作黨,也就是姐姐粉,不過其中也不乏部分媽媽粉。

李慕持著工作證,低調地從後台入口進去。

還有人問:“我們給弟弟買了禮物,怎麽送給他?”

他戴一頂帽子,下半張臉用口罩遮住,除了高大的身材顯眼,沒有特別的。

工作人員提醒:“當然可以拆,不過離場的時候記得拿上。”

進入嘈雜的後台,候場正在準備的是昆劇演員,還有其他的伴奏師以及伴舞,李慕環顧一圈,才從一大堆的昆劇演員裏找到主角。

“可以拆開嗎?”有粉絲問。

身上穿的是蘇州戲衣,最好的蘇繡工藝,全在那身薄粉色的戲服刺繡花紋上了。

“天啊,這麽大的盒子!”

但李慕的角度只看見一個安靜的側顏,那側臉弧度精致到極點,也不說話,然後他就看見,演旦角的、應該是莊欽師弟的那位,端著插著吸管的飲料杯喂了他一口。

“是,是莊欽特意給粉絲準備的禮物。”工作人員回答。

莊欽喝了一口就擺手表示不要了。

“這是送的嗎?”有人問。

上台前半小時不說話,這是習慣。

各部門就緒,舞台早已布置好,粉絲陸續持票入場,通過掃臉驗證和安檢後進去,找到座位後,每個座椅上都放了一個手提袋。

燈光暗下來,演員要上場了。

小刀的妝就要艷麗得多,他本就不女氣,五官是英俊氣,幫他化妝的昆劇團的化妝師都在笑,說你倆演反了:“莊欽老師的臉更明艷,適合反串,聲音也柔一點。”

李慕這才繞一圈,從側門入場,在昏暗的劇院廳裏找到座位。

他的妝稱之為俊扮,是清水臉,描眉勾眼,眼膛染紅,眼梢吊起,眼線上揚——在近代昆劇表演裏是很淡的妝容了。

四周黑壓壓的都是人,這種環境讓他有些不舒服了。

六點十分化完妝,又花時間換衣服,莊欽面對化妝鏡,整理身上價值不菲的珍貴戲服。

落座後,李慕注意到了放在座椅上的手提袋,印著頗為眼熟的花紋。還沒來得及細看,全場熄燈。

那時候還不懂,年幼的他只是莫名地感受到了悲傷,長大了才明白是為什麽。

在倒計時的噤聲裏,幕布緩緩打開,伴隨著全場的尖叫,應援燈牌全都亮起,蕭管的伴奏師坐在側面舞台,一整個伴奏團裏,有月琴、笛子、笙、及琵琶箏瑟。

莊欽記得最後一次見到師父和師娘登台,是在只有一個觀眾的場演完鎖南枝,觀眾離場,戲院一個人也沒有,只有兩個人在霧蒙蒙的戲台上,演繹著一生的悲歡離合、人生如夢。

劇院大舞台上,先出場的是小刀演的公主,尖叫聲停了幾秒,妝容緣故,大家也不知道是不是莊欽,有人認出:“好像不是莊欽弟弟……”

兩人真正在舞台上演出昆劇的次數很少,《南柯記》是早年間師父和師娘排的,也教給了戲班裏的學徒,但卻沒有登台機會,因為當時已經沒有觀眾了。

“但這個好漂亮……”

小刀也很少反串,這回是為了跟師哥同台拼了,化閨門旦的妝,戴假發,貼一整套的古董頭面。

昆劇是什麽,大部分的粉絲都不清楚,如果不是受愛豆影響,或許一輩子也不會看一場這樣的演出。

他也不是沒有反串過,只是考慮到可能直播會被人拿來做文章,哪怕閨門旦的扮相一定更驚艷,最終也選擇了演小生。而且淳於棼的境遇,也能把握得更準確。

“應該是男的吧?”

莊欽回復:“師弟是反串。”

小刀英俊的五官被艷妝削弱了雄性氣息,可仍然透出身上的男性特質,不過唱腔足以柔美,以假亂真。

他想到莊欽的師弟,似乎更高也更壯一些。

看過《南柯記》原著的李慕聽出來是《瑤台》,唱了兩分鐘,燈光變幻,側面幕布後,又走出一佩戴冠巾的演員。

李慕:“你演的角色是男主,還是公主?”

莊欽露正臉,亮相,眼神落在觀眾席,轉向舞台,面對師弟張口唱出台詞,水磨小調很軟,因為是小生,聽在耳朵裏又清亮又綿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