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了解歷史與當下

他安頓好了後,就用濕的手巾板兒,擦了擦手,然後沒有研磨,而是打開了史書第一本,看了起來。

這是用的繁體字,幸好他認識。

比起以前他學過的歷史,這是一個他不熟悉的時空,而歷史也不是他熟悉的歷史。

他先看的就是簡史,因為這個只有一本,看得快一些。

雖然同樣是盤古開天辟地,三皇五帝繁衍,但是在秦漢時期卻出了岔子。

秦朝沒有二世而亡,而是秦三世力挽狂瀾,秦朝又傳承了十幾代,才有了漢朝,據說是秦朝的皇室最後衰落,讓位給了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劉姓的大將軍,這個人帶著自己的士兵,打通了西域!

這才有了菠菜,以及南瓜等農作物。

因為這些都不是中原原本就有的物種,統統來自西域。

只是那個時候的海運不發達,海上也沒什麽動靜。

三國也出現了,只是比較晚,而且曇花一現,遠遠沒有讓中原大地遭受滅頂之災。

且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三國之後就是魏晉南北朝,結果魏晉南北朝是有,但應該出現的胡人,卻沒有出現,他們被阻隔在了長城之外,寸步不得入關。

就是魏晉之後,乃是南陳北鄴並立,三百年間,打了好多次,誰都不服誰。

卻被後來的一股土匪,給後來居上,將兩個給統一了。

這夥土匪建立了王朝,叫豪,土豪的豪。

古羽看到這裏都要忍不住笑了好麽。

有些類似唐朝,但是他們畢竟是土匪出身,一身的痞氣,這個朝代也是如此,一些人連書都讀不下去了。

因為朝廷雖然開了科舉,卻是武舉;文舉時常不辦不說,讀書人還沒什麽用。

要想當官,得先會點拳腳,這就跟必備技能一樣。

倒是這個朝代非常的強盛,都是打出來的,周圍哪個胡人國度、部落的敢呲一呲牙,他們就要打過去,戰利品多了,也就看不上百姓手裏的那點仨瓜倆棗,以至於別看大豪的崛起,是一群草莽,可卻意外地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和稱頌,經久不衰。

最後是咋沒的呢?只能說,知識就是力量啊!

幾代人之後,大豪的一些人動了點心思,都相當這個老大,於是就打了起來,損耗了國力不說,還讓周圍被壓制的沒脾氣的胡人,有了反抗的動力。

一團亂戰,史書上稱之為“豪末亂世”。

等到了有人帶頭平了天下,統一了這中原大地,才發現,這天下千瘡百孔,百業待興。

而平定了這個亂世的就是大晉的開國的皇帝,皇帝知道沒有讀書人是不行的,所以大晉對讀書人很重視,可惜的是,讀書人在大豪時代,沒什麽用,以至於傳承都有了問題。

現在的讀書人,少得可憐且不說,讀書的成本也很高。

朝廷有科舉,但就跟隋唐時期似的,主要考的是詩、書、禮、易、春秋。

叫明經科,還有算科,等於是數學;還有道舉,就是宗教性質的考試了。

比起武舉,文舉的考試,還是稚嫩的,但這是平民百姓一飛沖天的機會。

因為練武可比讀書更費錢,且不是誰都能練出個明目來的,朝廷重視讀書人,可讀書人卻少,物以稀為貴嘛。

就是沒什麽好的讀書人出現,朝廷也很無奈。

古羽就摸了摸下巴,讀書他可以啊!

而且這個時代的科舉,也是很容易的,第一是身家清白,他這偽造的戶籍都能用來買田置地了,應該是石錘的真實。

其次是成為了童生,就能免除個人的賦稅;如果是秀才,那麽就有一百畝地的賦稅被免;舉人的話,是二百畝地;進士那就是五百畝地!

朝廷管這個叫“養士”,武舉文舉都是這個待遇。

不全部免掉,但這個待遇對大家來說,很不錯啦!

且這裏的科舉制度並不如怎麽嚴苛,一次考過,受益終生,哪怕是當個秀才,做個夫子,也能衣食無憂,還能受人尊重。

最主要的是,見官不用跪拜!

這一點很重要啊,他跪拜的只有師父好麽,後來是師父的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