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一起了?

要不怎麽說,冤家路窄呢。

這次雙方是真的突然遭遇,而且彼此之間都有氣,根本沒有想過避開,還頗有點針鋒相對的意思。

“呦呦喲!”沈河陰陽怪氣的看著倆人:“這不是古童生麽?怎麽,來縣城采購物品?”

這不是明知故問啊?

服勞役,是每年都有的事情,並且每年都會引起百姓們的特別關注。

現在說的最多的就是這件事情了。

畢竟是有死亡名額的,有的地方能硬生生的把人累死。

但是一般官府不會做的那麽絕,他們也怕激起民變啊!

可盡管如此,百姓們依然對徭役畏之如虎,畢竟誰也不想服役之後,被累的半死不活,甚至是終身都好不了的程度。

“是啊,順便來服勞役。”古羽大大方方的說了自己來縣城的目的。

一下子就把沈河給噎了一下,他是想當眾讓古羽難堪的,畢竟服勞役的話,就得跟一些泥腿子一起幹活兒,而且活兒可不輕。

書院裏沒幾個人是真的去服徭役。

畢竟徭役說白了,就是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

而凡統治者無償征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皆稱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兩部分,戰事一旦起來,強制征兵都有發生,何況平日裏,這徭役也不輕。

且一般是不管飯的,需要自帶幹糧。

只是修繕城墻是個體力活兒,加上又是在縣城裏,這才管一頓飯。

更有甚者,大型工程在現代都難免傷亡,以古代的安全條件那更是屍骨累累。

所以大家才會如此畏懼徭役,卻又不得不來。

付出勞動的就叫勞役,雜事就叫雜役,從軍的就是軍役。

不過一般的軍役也就是負責運送糧草之類的,如果需要這幫拿鋤頭的農夫都要上戰場殺敵了,估計得是滅國之戰。

“是麽?那可真是……。”沈河一時詞窮,他從來沒有想過,古羽會這麽大大方方的說出自己是來縣城服勞役的,跟一群泥腿子搬磚,好看啊?

“真是什麽?”古羽微微一笑,自信且從容:“不知道沈家是誰去服勞役啊?”

“我們家的名額已經贖買了,才不會去服勞役!”沈河頓時炸了毛,他們家真正名義上的人,只有他跟他父親兩個男丁。

徭役征人,一家只出一個壯丁即可,但這個人必須是成年成丁了的才行,小於十六歲,大於四十五歲的都不要。

沈老爺今年四十歲了,沈河今年十六歲,算是成丁了。

其他的人都是下人或者是幫工,根本算不得他們沈家的“人”。

他從出生開始,家裏一直是用銀錢贖買名額的,這也是衙門約定俗成的規矩,一般的大戶人家,誰家的老爺少爺,會真的去服役啊?

每年的徭役內容都不同,他們的贖買名額價格也不同。

端看這一年的徭役內容是什麽了。

但老沈家有錢啊,多少錢一個名額,他們家都買得起。

“哦,贖買了名額啊!”古羽特意大聲的重復了一遍。

周圍看熱鬧的人,都明白了,這贖買名額的事情,其實就是花錢了,不去幹活了,這錢呢,衙門也不能都留下,而是要花出來一些,雇用人手頂替這個名額,不然人手不夠,耽誤了工期,完成不了活兒,可是要出大事情的!

但普通人家,哪裏有那個財力去贖買名額呢?都是咬一咬牙,堅持十天半個月的就回來了。

這是一個潛規則,按照朝廷的規定,是不允許贖買名額的,除非人生病了,起不來床榻,幹不了活兒,各種不可避免的原因,才允許你贖買名額。

沈老爺跟沈大少爺這身體健康的人,贖買名額真的就讓人仇富了。

加上沈河這會兒滿臉的得意表情,說話也越發的刻薄:“是啊,你呢?沒能贖買名額,要跟一群泥腿子去抗泥灰,搬城磚吧!”

一提起此事他就興奮得不得了。

滿臉的惡毒表情,讓他原本還算英俊的臉,都扭曲的嚇人。

“這徭役不是遵紀守法的百姓們,應該為朝廷做的事情嗎?”古羽把跟羅平說的話,又重復了一遍,且字字在理,句句貼心,仿佛百姓們服徭役是為了朝廷,朝廷保護百姓們也是為了天下的黎民。

這種高大上的論調方式,古羽非常拿手,當年讀書的時候,政治課可不是白上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白學的,他現在將其改頭換面一番,放在這裏,論調新奇,又不得罪人,唯一不贊同他的,估計就是眼前的這位沈大少爺了。

“你、你這豎子,竟然拿那些低賤的徭役泥腿子……你……。”他一激動,被古羽說的氣著了,開始了口不擇言:“下賤人才去服役!”

“遵紀守法的良民,才會心甘情願的去服役,這是朝廷的政令通達之表現。”古羽回答的非常幹脆利落:“何況,不修繕城池,如何能安心?城墻是為了保護我等的安全屏障,同樣的,城池如果都不安全了,那哪兒還是安全的?縣城是一個縣的風貌,城墻又是最佳的外貌,不修繕好怎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