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清明時節來求醫

“你們只是拔掉了草,又沒有除根。”古羽卻道:“它明年還會生發,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他是有感而發,這個時代好像還沒這首詩。

“好詩!好才情!”莫問先生聽得雙目放光。

靳鋒都不想搭理他了,什麽人啊?光明正大的站在那裏聽自己的墻角。

“算不得多好,只是有感而發。”古羽揉了揉鼻子,他好像又一不小心剽竊了別人的著作。

“極好,極好了。”莫問先生搖頭晃腦:“你簡單的幾句詩詞,卻朗朗上口,道盡了春夏秋冬,歲歲年年,極為幹練。”

“這是一位老者所做,他人生感悟非常多。”古羽實在是不好意思說是自己做的,而且他這麽年少,也做不出來這麽沉穩通達的好詩。

“聽得出來,你還沒那麽多人生閱歷。”莫問先生笑了:“不過你是流民出身,經歷過顛沛流離,有所感悟也沒什麽,想必那位老者,已經不在人世了吧?”

“是。”古羽心說,哪兒哪兒都不在人世了。

不論是他上輩子,還是他這輩子,是絕對見不到了。

莫問先生給每一個墳塋都換了壓墳頭的黃表紙。

以前這個活兒是小神醫在做,現在換了莫問先生。

“你很好。”莫問先生十分感慨,如果古羽不說,那麽默認的就是他所做。

這首詩極為簡單豁達,對天時和人生的感悟非常通透,真的是一首好詩,起碼比他看的什麽柳青公子的詩詞文集,好太多了。

“先生過獎了。”古羽看了看莫問先生:“莫問先生,您這樣做,合適嗎?”

他指了指莫問先生的舉動。

掃墓,尤其是清明這一天,壓墳頭紙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整理清除掉,再用土塊或磚塊將冥紙壓在墳頭上,表示這塊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

“壓紙”與“掛祖”是諧音,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寓意對祖先的緬懷和掛念。

可一般人是不會給別人家的墳頭壓黃紙的,且壓墳頭紙的說法可是很多的,莫問先生這樣的舉動,可真是一點都不避諱。

“壓紙”可以是象征著子孫一年一度為祖先的居處所添的新瓦,也可以具有識別的作用。

到了第二年的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如果沒有的,就是沒人祭拜的孤墳了。

“壓紙”之後,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是完成了壓紙的儀式。

靳鋒他們清除雜草,莫問先生就壓了墳頭紙,然後是老黑跟孤狼拿了香燭冥紙的祭拜。

“這有什麽?張龍村長都說了,他們沒有後人了,那麽我們這些人,就是村子的後人,既然住在了人家的家園裏,就是一家人,給他們壓一壓墳頭紙而已。”莫問先生搖了搖頭:“敬意在心,在身,在手上,子不語怪力亂神。”

“是,受教了。”他不忌諱這些,古羽更不忌諱了,不然前兩年也不是他給換墳頭紙啦。

一行人快速的收拾祭拜了一番,中午回去的時候,在除夕一起吃飯守夜的地方,已經擺好了宴席。

還有熱水可以洗漱,他們收拾下就可以用飯了。

張龍媳婦兒做的主,她對古羽朗聲道:“有病人,我們也不敢做的太出格,就按照小神醫你吩咐廚子的菜多做了一些,但是肯定符合你的口味,你看看,成不?”

古羽掃了一眼:“行,可以吃的,病人也能吃。”

竹制的長桌上,擺著七個碟子八個碗,飯就是純的大米飯,這很少見,一般他們吃的都是雜糧米飯。

菜就更簡單了。

一半都是素的:果仁菠菜啊,韭菜炒蛋啊,還有紅燒豆腐和涼拌野菜。

三月份了,野菜都冒出來了,甚至還有薺菜湯。

糖醋魚和落湯雞,還有醬老鴨以及西北紅燒肉。

味道最重的八成就是醬老鴨和糖醋魚了,其次是西北紅燒肉。

可這麽多菜,沒有一個口味刺激的,全都溫溫和和,古羽當然滿意了。

糖醋魚用的還是大鯉魚,不是胖頭魚。

一行人坐下來吃飯,孩子們有青團可以吃,一個個開心的很,孩子的笑聲,和諧的氣氛,讓張龍不禁感慨:“這才是一個村子的樣子。”

這句話一說,不由得讓古羽和靳不二他們想到了原來的那兩家,在這裏的時候,他們好像就沒有聚餐的時候。

甚至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只有兩家互辦喜事的那兩次。

還吃的一點都不開心,說笑的都少。

“以後我們會一直這樣的哈!”古羽呲了呲牙:“對了,最近有抓蛇制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