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回京踏青啦!

得病的是家裏的孩子。

這兩家,一個姓鄭,一個姓姜。

鄭家得病的是倆個少年,一個女娃娃,水腫,拉肚子。

姜家得病的是一個八歲的男童,倆個十二歲的小少女。

其他人都算是健康的那種,尤其是家裏都有老人在世。

鄭家的老人,是如今鄭家大家長的父母雙親,一對已經年過七十的老夫妻,成親五十余載,眼看著就金婚啦!

老兩口年紀大了,牙齒卻還都在,不說鶴發童顏,可身子骨兒硬朗的很。

思維清晰,眼不花耳不聾。

老太太比較話少,老爺子也是個實在人:“也就現在,日子好過了,能吃口飯,餓不死,老頭子年輕那會兒,跟媳婦兒一起上山挖野菜,下河摸魚蝦,能在山裏刨食兒的時候啊,就絕對不動家裏的東西。”

“開春了,野菜多,吃一些也好。”古羽聽了這話,笑呵呵的跟老爺子道:“榆錢也吃了嗎?”

“吃,鄉下地方,到處都是,甜滋滋的,還有榆錢飯呢!”老頭子搓了搓幹枯的老手:“就是家裏孩子不愛吃,唉!”

都富戶了,家裏好歹有余糧,城裏有宅院,外頭有農莊,哪家地主的少爺跟鄉下野孩子似的,吃榆錢,挖野菜啊?

但是老兩口一輩子都是這麽過來的,春天不吃兩口野菜不得勁兒,去鄉下更是如魚得水,挖了野菜回來吃。

另外的姜家也是如此。

姜家只有一個老太太,年紀都過了七十四,身體硬朗的很,還是一位節婦。

當年姜家當家人早逝,她一個人拉扯大了兒子,其實改嫁也可以,但是兒子就不能跟丈夫姓了,加上姜家當時沒什麽人了,她就幹脆不嫁人,一個人將兒子拉扯大,後來兒子娶妻生子,做買賣發了財,就置辦了房屋,住在縣城裏,又在鄉下老家那裏買了大量的土地,起了個院子。

姜老太太也有個習慣,那就是吃野菜。

“年輕那會兒啊,也給鐵蛋挖野菜吃的,後來他大了,也吃的怕了,就不愛碰這些,可老太太我喜歡,就每年都吃一些。”姜老太太是個很樂天的老太太,不樂天也不會獨自一人養大了兒子。

姜老板在縣城裏有一家酒樓兩個雜貨鋪子,還有田地等等收入,日子過得不說大富大貴,可也絕對是小富即安的狀態。

而且姜老板走南闖北過,見識的多了,怎麽可能還愛吃野菜?

就是家裏人都不愛吃的,也就老太太的習慣保持了下來,每年開春兒,大家都陪老太太吃幾頓,反正等青菜下來了,誰還會吃野菜?

但家裏的孩子太小了,也不懂那些,只知道野菜不如青菜好吃,而且都是菜,更不如肉好吃啦!

“吃野菜啊?都是什麽呀?”古羽好奇的問了一句,沒想到,姜老太太還真帶了野菜回來:“籃子裏的都是,你要喜歡啊,也抓一把走。”

老太太很大方呢!

古羽樂呵呵的去看了一眼,心裏有了底:“那晚輩就不客氣了。”

他還真就抓了一把,看的其他人哭笑不得,這神醫也太和氣了點兒。

等他們離開之後,靳鋒一言不發,只跟在古羽身後,做出保護之態。

而尹明禦醫就不同了,一出了門,就不解的看著他:“雖然我知道,你愛吃野菜,但是,這個時候還想著吃野菜,是不是有點兒太放松了?”

疫情如火,古羽自己說的,怎麽這次來,態度這麽好?

要知道,剛聽說有人藏匿在鄉下,得了病都不吃藥的時候,古羽的臉色那可是差的很。

這會兒見了人之後,卻多雲轉晴了,看的尹明都快要不認識這個人了。

“你看看,我拿的是什麽?”古羽是用自己的衣服,兜了一大把野菜出來的,如今野菜就在他這裏。

尹明禦醫看了一眼:“婆婆丁?”

“是啊,婆婆丁,你知道,這東西的用處麽?”古羽笑的十分開心,並且自問自答:“我知道。”

學名蒲公英,但一般人都喊婆婆丁。

雖然跟紫花地丁一樣都帶著一個“丁”字,也都是草藥,但確實是兩種東西。

紫花地丁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對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等有一定作用;外敷還可以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等。

而婆婆丁則是治療的範圍更廣一些,而且主要是清熱去火和消炎非常的好,是一款可生吃、炒食、做湯……藥食兼用的植物,最主要的是,這東西遍地都是!

比紫花地丁更加的常見和方便挖掘,大家不認識紫花地丁,但是肯定認識婆婆丁。

此時正是鮮嫩肥美的時候,挖出來洗幹凈了,哪怕蘸著大醬吃,也行啊。

“咱們不缺紫花地丁。”都是醫者,尹明禦醫舉例道:“何必用婆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