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危機,依舊(第3/3頁)

不過,從北國回來的探子稱,公孫瓚連折七陣,幽州易主之日不遠矣,那時節,袁紹一人便坐擁了青幽並冀四州,成為大漢天下最強大的諸侯,勢必要飲馬黃河的。

所以,曹操回許昌後,要麽厲兵秣馬,與溫侯結盟,以應付即將到來的中原大戰;要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攻徐州,妄圖吞並兩州後全力抵抗袁紹。

我個人覺得,曹操應該會傾向第二個選擇。”

林墨與賈詡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眼神裏讀到了贊同的意向。

劉曄的分析很精準,可以確定,林墨和賈詡也是認同的。

“說實話,他若傾巢而出,兵馬不下十二三萬,我軍合兵一處,不過六七萬人,兵力懸殊差不多兩倍了,真要是打起來,我軍依舊是劣勢。”

林墨沒把話說透,可劉曄和賈詡都明白,曹操如果強攻,最大可能就是打個兩敗俱傷,然後雙雙被袁紹吞並。

當然了,這得看公孫瓚能堅守到什麽時候,只要幽州一日還未全境落入袁紹的手裏,他應該不會考慮南下的。

就算真的擊敗了公孫瓚,收拾幽州亂局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從這個角度看,曹操強攻徐州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我也覺得他還會再來,如果是三軍齊發,那我們不僅正面岌岌可危,最麻煩的人,只怕還在隱忍不動而已。”

終於,賈詡開口了。

今天這不算議兵,所以他選擇兩人說完後才進行補充。

劉曄皺著眉頭微微頷首,“若是我們與曹操在徐州陷入膠著態勢,江東的孫策必定會發難。”

提到孫策,三人皆是一陣惆悵。

是啊,江東小霸王,在廣陵城內損兵折將,豈能甘受大辱。

這就很頭疼了。

上回他是只來了幾千人,不是他只有幾千人,他要是真的下了決心,三四萬人還是可以召集的起來。

三四萬人啊,突然從背後下手,如何能防的住。

由於歷史已經被弄亂的一塌糊塗,林墨也不敢寄望他還能像歷史上一樣被許貢的門客給殺了。

所以,接下來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應對曹操的反撲,還有孫策的偷襲。

原本兵馬就不多,再分兵,前線就更艱難了。

“劉表一直對揚州也是有想法的。”

賈詡突然提了一嘴,大概意思應該是說這也是一路隱患。

劉曄卻搖了搖頭,“雖說劉景升和我都是漢皇後裔,可他內患重重,自己未必能完全做主,加上越發的年老,雄心不復了。

最大的問題,還是孫策。”

林墨擡眼瞥向劉曄,笑著說道:“那子揚覺得,孫策動手是從廬江還是廣陵呢?”